】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智能室內水耕種植商機勃勃
http://www.CRNTT.com   2023-02-10 10:17:03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據大公報報導,特首中東之旅尋找商機,幫助香港企業進軍當地市場。有本地初創公司研發“智能室內水耕種植系統”,在餐廳、超市、酒店等引進入墻式智能移動農場,占地少又可自給自足,用戶一年四季可以品嘗“即摘即食”高質蔬菜,中東國家天熱乾旱,依靠進口菜,移動農場大有可為,已找到中東的合作夥伴,目標今年內打入當地市場。

  研發“智能室內水耕種植系統”的初創公司水耕細作(Farmacy HK)在2017年底成立,經過三年研究和改進種植技術,成功研發出“智能室內水耕種植系統”,種植機每台小於兩平方米,約是兩個家用雪櫃的大小,系統以全環境調控操作,透過物聯網自動控制光度、風力、酸碱度和營養值,配合雲端大數據,改善植物生長環境。

  租售整套移動農場系統

  密閉生態系統可容納超過100種優質品種,並可全年收穫新鮮農作物,包括新鮮羽衣甘藍、百里香、意大利羅勒、三角紫葉酢漿草等,收成期視乎品種,香草或蔬菜類一般四至六星期收成,幾個月至一年已經可以回本。

  “我們不是賣一株菜,而是提供一個農業服務。”該公司聯合創辦人麥嘉晉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傳統水耕農作在工廈或室內農場種植,再運送到市場,但場地受到租金、物流或能源成本的限制,而且運送傳在時差,並非最新鮮,其公司採用的智能移動農場技術,透過租賃或發售整套系統,將農業控制能力分享給合作夥伴,只要提供少許空間,即可以自行栽種植物,減少運輸,也減碳減排,符合環保,相關產品現已供應到本港多間餐廳、超市、酒店,質量和新鮮程度,價錢比外國進口貨便宜約三成。

  特首正在訪問中東,積極開拓當地市場。麥嘉晉認為,中東天氣熱,難以栽種農作物,蔬菜依賴進口,導致價格高昂,質量隨著運輸和時間,運抵當地後也大打折扣,所以“水耕作業系統”在中東,絕對大有可為。他透露,最近已經跟中東一間大型企業接洽,可望2023年內達成協議,將技術、系統、人才帶到中東,港產水耕菜有望在今年內供當地民眾食用。

  東南亞中東是必然選擇

  談到進軍海外市場,本地企業要成功跳出香港,必須克服“水土不服”困難,不同的法制、稅制、文化等,全部也是難關和考驗。麥嘉晉認為,特區政府可以提供更多支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