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各界歡迎人才簽註政策落實 倡放寬申請門檻
http://www.CRNTT.com   2023-02-10 16:05:12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自本月20日起,新的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政策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在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的內地6類人才可以申辦往來港澳人才簽註。科研、衞健界及文教人才等均受惠於新政策。有關界別人士對新政策紛紛表示歡迎,但希望新政策在試點實施一段時間後可以優化,包括放寬簽註的申請門檻,以及延長簽註的有效年期等。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轉化醫學研究與發展中心副研究員王言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建議,科研人才簽註的申請門檻可以再放寬一些,“對於我們中心在一線做科研實驗的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後來說,他們會更需要到香港的實驗室進行學習,或者進行一些實驗研究。”

  以前,學生為了方便,會用旅遊簽註赴港交流學習,每次最多祗有一周,到時間就得返回深圳走一趟。逗留時間一少,就會把實驗時間壓縮得特別緊張,晚上要麼擠在香港學生的宿舍,要麼就花錢住香港酒店或招待所,能夠即日往返還能節省很多科研經費的開銷。

  增交流積經驗 助育年輕醫生

  港大深圳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顧問醫生鄭愛秋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亦提到,衞健人才簽註對於人才的要求可以再降低一些。她認為新政策的出台就是為了更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從事科研學術交流活動,促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內地有很多優秀的年輕醫生,他們也很需要參與港澳的交流學習,放寬人才申請門檻,有利於培養下一代年輕醫生的學術科研能力和技術水平。

  “對於從事臨床醫學科研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有機會能親身參與港澳的培養機制會更好一點,而一個星期的香港簽註時間肯定是不夠的,需要更長時間的學術交流。”她說。

  需經嚴格選拔 “放寬不等於氾濫”

  鄭愛秋強調,放寬不等於氾濫,赴港澳交流的優秀人才,首先要經過選拔,經過醫院、科室的安排。對碩博學生、博士後群體來說,因為在校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在簽註的簽發有效期方面,可以縮短到半年或者三個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