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政府未落實申報預警機制,台灣主管部門已將包括雞蛋在內的多種易發生產銷失衡之農產品,列入預警監控項目,理應對當年生產規模、數量、經營動態、預期產量、突發狀況,甚至國外相關產業的動態等等,可能造成價格波動的要素,做充分掌控(透過新技術隨時進行查核修正),並即時甚至提前做出應變措施,讓蛋價維持在合理的區間運行。
然而事實證明,政府對於造成此次缺蛋及蛋價高位運行的種種原因,包括:氣候不佳,禽流感發生,飼料原料和能源成本上漲,雞舍設備老舊,中盤商長期操控,匯率變動,產銷供應鏈落伍等,每個因素對產量和蛋價造成“實際”影響的科學數據和分析並未完全掌握,無法對症下藥,也未適時對外發布,致眾說紛紜,在多元傳播媒體的渲染下,消費者無所適從,怨聲氣起。有蛋商指稱消費者囤積是雞蛋問題的原因之一,顯係倒果為因,有失公允。
再者,官員無法苦民所苦,本來雞蛋消費佔民眾日常生活支出比率不大,不應造成大反彈,但是在台灣通膨及物價狂漲遠高於調薪的情況下,民眾普遍感到“食”的負擔愈來愈重,生活壓力增大,尤其在部分地區超市確實見到蛋架上,平價蛋空空如也,基於雞蛋是一般民眾日常飲食的必需品,為求自救,消費者只能多買一點以備不時之需。此種錙銖必較的辛酸和無奈,想必居高位坐領高薪的官員難以體會,甚至還說些自己承諾要解決的是蛋荒而不是蛋價;蛋價上漲不是缺蛋只是需求量大增;政府不會干預市場價格等詭辯的官話,無法安撫民心與問題的解決。
最後,從技術面要解決農產品產銷經常性失衡,可以透過健全的產銷申報查核暨預警機制,配合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新科技迅速找出真正原因,對症下藥,並透過多元管道及時讓消費者接收到充分且正確可信的資訊,才能避免民眾“缺OO”的夢魘一再發生。
解決問題的方法始終存在,關鍵在於願不願意採用。從這一系列雞蛋風暴中,政府失能恐怕才是造成此次台灣缺蛋問題遲遲無法快速有效解決的重要關鍵。主政者顯然無法體會蛋價持續高漲對大多數民眾日常生活的影響和痛苦,自然不會重視並要求官員拿出解決辦法,甚至改派具專業能力非善於逢迎拍馬屁的專家學者上陣。台灣主政者對自己政府的失能和無能完全無感,繼續以一種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治理,終將為台灣帶來更大的危機!
(作者:李武忠,台灣農漁經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