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級數般”地增加核彈頭數量
除了新型洲際導彈,此前多次公開亮相的“火星炮”-17液體洲際導彈集中展示也備受關注。朝中社稱,這些大型發射車編隊展現了朝鮮國防力量變革發展面貌和“最大核攻擊能力”。
該導彈在2020年10月舉行的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75周年閱兵式上首次亮相,此後又在2021年和2022年的閱兵中出現,試射活動也多次公開報導,已經是大眾比較熟悉的朝鮮武器。但在之前的幾次閱兵中,展示的“火星炮”-17發射車數量均為4輛,但此次閱兵式出現了至少有11輛,可以說是“幾何級數般增加”。
朝中社此前刊文稱,戰略武裝力量將裝備並運營的這一超大型洲際彈道導彈,是戰略武裝力量的核心打擊手段、可靠的核戰爭遏制手段。
韓國軍方根據監測數據分析認為,“火星炮”-17洲際彈道導彈(ICBM)射程可達1.5萬千米,打擊範圍可覆蓋美國全境,朝鮮導彈技術取得相當進展。而且該導彈採用多彈頭分導式載具(MIRV),一旦在目標上空成功完成彈頭分離,可同步打擊華盛頓和紐約。
2017年以來,朝鮮洲際導彈研製不斷取得突破。2017年7月,“火星”-14導彈首次試射成功,外界分析認為該導彈射程超過6000千米;2017年11月,朝鮮首次試射“火星”-15洲際導彈,駐韓美軍司令部評估認為“火星”-15導彈射程超過1.2萬千米,覆蓋美國本土大多數地區。
在去年12月召開的朝鮮勞動黨八屆六中全會上,金正恩在會上闡明了朝鮮2023年核武器及國防發展的戰略變革,指出當前形勢迫切要求朝鮮針對美國等敵對勢力令人擔憂的軍事動態,加倍努力強化打壓性軍事力量,以切實保障朝鮮的主權、安全和根本利益。金正恩表示,當前情況凸顯大量生產戰術核武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金正恩因此要求“幾何級數般”地增加核彈頭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