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新春伊始,多地召開會議部署經濟工作,搶時間、劃重點、強信心,千方百計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傳遞出全力拼經濟、搶抓開門紅的強烈信號。記者梳理發現,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擴大內需、優化營商環境等是今年地方經濟工作關鍵詞。“闖”“創”“幹”成為各地普遍要求。
奮力奪取開門紅
1月28日,廣東省召開大會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要求只爭朝夕、迅速行動,以奮鬥姿態搶時間、搶機遇,一刻不耽誤地埋頭苦幹。江蘇省要求,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度分析,主動作為、靠前發力,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舉措落地見效。山東省提出,要切實增強工作的緊迫感、主動性,迅即行動、加壓奮進,全力以赴做好穩工業、擴投資、抓項目、促消費等工作,奮力奪取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
從今年各地發展目標看,29個省份將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定為5%左右或更高。著眼穩增長,各地政策靠前發力“暖風”勁吹。《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提出10項行動共32條舉措,《遼寧省進一步穩經濟若干政策舉措》提出27項具體舉措,江西印發《關於進一步鞏固提升經濟回穩向好態勢的若干措施》,山東印發《關於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二批)》……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孫愛軍表示,政策措施主要聚焦當前經濟運行精準施策,形成即期拉動效應,讓全省各級和廣大市場主體動起來,搶時間、趕進度,推動全年經濟強勢開局。同時,大部分政策措施都延續到年底,為全年經濟穩定增長夯實支撐。
此外,江蘇、甘肅、湖南、黑龍江、雲南等多個省份近期也發布了穩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落地,著力增強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前瞻性,打好主動仗,力促經濟回穩向好。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各地對經濟恢復常態化發展充滿期盼,正搶抓時間窗口,鉚足幹勁拼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