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敘土同遭強震 為何國際救援待遇冰火兩重天
http://www.CRNTT.com   2023-02-16 10:57:09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導,2月6日土耳其和敘利亞遭受強烈地震,全世界都向土耳其伸出了援手。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近100個國家向土耳其派遣救援隊伍或提供救援物資。同時遭受地震重創的敘利亞,卻祗有中國、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向其提供了救助。是什麼原因致使敘利亞和土耳其受到的國際待遇“冰火兩重天”?

  土耳其成主角,敘利亞被“靜音”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2月10日對外界表示,截至當時,共有97個國家和地區、16個國際組織向土耳其提供了各種形式的援助,包括派遣救援隊伍、捐助賑災物資等。恰武什奧盧坦言,國際社會對土耳其的援助力度如此之大,“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期待”。不久前關閉在土領事館、發布對土旅行警告的9個西方國家,也在這次震災中向土耳其提供了援助。

  “重大災情發生後對受災國進行救助,這是國際慣例。西方國家關閉在土領事館,並不是斷絕外交關係,只是外交降格。在外交關係存續的情況下提供或承諾提供援助,是正常的舉動。”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援助不一定會推動土耳其與西方關係緩和,但此舉釋放了善意,即希望雙方外交關係能向良性方向發展。所以,此次地震救援也可能成為土耳其與西方關係改善的契機,儘管改善程度或許有限。

  當全世界的聚光燈都投向土耳其時,同為嚴重受災國的敘利亞,卻像被“靜音”般沉寂。地震發生在2月6日,但直到3天後,第一支赴敘救援隊伍才趕到。

  一名聯合國難民事務官員解釋稱,未能向敘利亞及時提供救援,一是因為從土耳其通往敘利亞的人道主義援助通道在地震中被損毀,而土耳其自顧不暇,有大量災民等待安置和救助;二是因為地震發生在敘利亞的衝突地區,救援人員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當前敘利亞震區的政治局勢極其複雜。2011年所謂“阿拉伯之春”爆發後,美國大力支援敘利亞反對派,試圖通過扶持代理人推翻阿薩德政府,導致敘利亞多年來戰亂無休無止。如今,敘利亞境內大部分地區處於阿薩德政府的控制下,但北部地區仍由不同的武裝割據。敘東北部地區被美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控制,發生地震的西北部地區則被聯合國認定的極端組織“沙姆解放運動”控制。這些武裝勢力各自割據一方,混戰時有發生。

  敘利亞無力賑災,美西方制裁是罪魁禍首

  早在地震發生前,敘利亞人就已經處於重重危機之中,尤其是位於西北部的伊德利蔔省。經受多年的戰火、轟炸和封鎖後,該地區的社會和經濟已經被完全摧毀,城市幾乎變成廢墟,基礎設施和生存資源極度匱乏。此次大地震更是讓當地民眾的生計雪上加霜。但截至目前,祗有中國、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向敘利亞派遣救援隊伍或提供救援物資。

  王晉指出,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近年來國內政局也相對穩定,因此,西方國家對土耳其的救援力度比敘利亞大得多。土耳其地理位置優越,實施救援也更方便。不過,導致敘利亞震後孤立無援的根本原因,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敘利亞實施的制裁和封鎖。

  多年來,美國及其盟友以阿薩德政府“支持恐怖主義”“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等為由,對敘利亞實施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凍結敘政府和相關人員在美資產、禁止進口敘利亞石油等。經年累月的制裁,使得敘利亞無力發展自身產業和經濟,在地震發生之前,伊德利蔔省就有約90%的人依賴人道主義援助維持生計。

  “敘利亞人用雙手挖掘埋在瓦礫下面的人。對他們來說,清除瓦礫的工具是不允許使用的。他們用手這種最簡單的工具,拯救那些因為受到美國懲罰而高聲呼救的人。”敘利亞外交部2月8日在“推文”中寫道。

  即便敘利亞遭遇如此重大災難,美國政府仍然不願意解除對阿薩德政府的制裁。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2月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土耳其,政府是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敘利亞,非政府組織是我們的合作夥伴,美國通過他們提供人道主義支持。”

  美西方還指責敘利亞政府不允許非政府或反政府武裝接收救援物資,導致對敘救援不及時、不到位。但王晉表示,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正是因為美西方的制裁,導致飛往大馬士革的航班寥寥無幾,無法及時向敘利亞運送救援物資。也是因為美西方的干預,才導致敘利亞國內出現政治和軍事割據的狀態,即使是敘利亞政府,要將救援物資運送到震區也舉步維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