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網評:著力提升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李誠 任曉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仍然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著力提升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夯實科技作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必然要求。持續提升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助於增強科技創新動力活力,實現科技與經濟高質量互動發展,為有力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提供服務,讓百姓更具獲得感幸福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圍繞“四個中心”建設不斷發力,全面實施了一系列科技創新的重大舉措,科技創新對首都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0%,成效極為顯著。首先,從科技創新投入來看,隨著北京創新支持不斷落實完善,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及投入強度進一步加強,2021年經費投入總量為2629.3億元,較2016年增長77.1%,為北京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其次,從科技創新產出來看,隨著北京創新激勵政策不斷落實完善,企業研發動力持續增強,重點行業、重點產業創新優勢凸顯。2016年至2021年,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由76.8件增長到185件。再次,從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貢獻來看,以金融、教育、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占北京市經濟總量的一半,高精尖產業發展水平優勢明顯。此外,北京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北京已躋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第一方陣,科技創新指數世界排名已經由2017年的第7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3位,全球城市綜合實力穩步上升。據《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2年,北京蟬聯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榜首,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程明顯加速,創新驅動北京高質量發展態勢更加明顯。這些充分證明,努力提升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
北京科技創新發展及其對經濟增長成效斐然,但仍存在一定短板與一些關鍵問題。首先是對關鍵核心技術科創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人才的薪資、醫療、保險等方面的軟環境建設投入不足、相應配套不夠健全,行政化、績效化科研環境,都制約了對科創人才的吸引和後期科研效率。其次是國際交流的廣度和深度不夠,北京科技創新國際交流覆蓋面不足,缺少海外分支機構,與海外科研機構互動不足等因素,制約了科技創新國際交流的廣度與深度。再次是科研成果轉化率不高。政府對科研項目引導力度不足、創新主體對科研項目支撐力度較低以及資本對科研項目保障力度不夠,導致產學研協同力度較低,對科研成果轉化形成掣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