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網絡預約制,莫把老人拒之門外
http://www.CRNTT.com   2023-02-21 15:16:02


 
  要有效化解這一問題,首先要求我們不能低估老人群體所面臨的“數字鴻溝”的普遍性。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預計“十四五”時期,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也就是說,差不多四個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假設這些老人中有一半非智能手機用戶,那麼這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因此,不應該再把對線上預約的“不適”只看作是一個邊緣化問題。事實上,在老齡化不斷加深的今天,我們推進線上化、數字化的過程中,必須要把“適老化”放在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

  比如,一些面向全齡人群的公共場所,像醫院、景區、政務服務中心等,就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一定的線下售票或咨詢窗口,同時提供必要的人工引導服務。特別是一些需要預約的場所,還應該通過增設電話預約,或為特定群體預留門票、服務等方式,來盡可能減少對於非網絡預約群體的不便。此外,一些景區,也可以考慮在更大範圍對老人等群體實行免預約、門票等優惠政策。

  同時,也應該強化相關教育服務,幫助更多老人熟悉掌握網絡預約方法。為此,一些社區服務可以將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熟悉最基本的預約軟件等納入助老服務中去。當然,子女在這方面,也應該重視對父母的幫助。

  在當前各地打造“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如何從技術層面降低老人群體的使用門檻,或者說增加城市對老年群體的包容性,也值得探索。像一些數字化基礎設施、設備,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的研製,都有必要植入更多的“適老”理念,從而在技術上更“親近”、“方便”老人。

  預約制和線上化,是大勢所趨。但越是如此,越需要對“跟不上”的群體有更多人性化的照拂。這不是說要讓數字技術的應用和網絡預約制的推廣慢下來,而是要在實施過程中,植入更多包容、友好、普惠的底色,人性化地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老齡化加速到來,這件事,既關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凝聚每個人的合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