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京人藝《雷雨》再上演 經典傳承在路上
http://www.CRNTT.com   2023-02-22 09:04:35


2月17日,北京人藝經典劇目《雷雨》再次上演。(來源:新華網)
  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據新華網報導,一座周公館,幾代《雷雨》人,2月17日,北京人藝經典劇目《雷雨》再次上演。

  作為今年上演的又一部舞台經典,《雷雨》一直以來都被譽為北京人藝的“壓艙石”, 自1954年首演至今已經過了69年,累計演出600餘場。“《雷雨》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它是幾代人積累起來的。同時它也是隨著時代發展的,加入了我們逐漸變化的理解。”重排導演顧威表示。經典代代相傳,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雷雨》的經典地位,是靠觀眾一張票、一張票驗證出來的。”同樣擔任重排導演的王斑認為,這部作品有根可循。曹禺先生偉大的文本,人藝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以塑造人物見長的優良傳統,讓這部作品有著持久的生命力。

  近年來,隨著劇中演員的迭代,《雷雨》一步步進行著舞台上的傳承。不要就戲演戲,要就戲演人,是導演對演員提出的要求。顧威強調,人是第一位的,塑造鮮明深刻的人物形象,並不是老生常談。“曹禺先生寫這個戲,裡面有生旦淨末醜,非常的民族化。”八個角色,每一個在舞台上都有血有肉,因此要將人物扎實塑造好。

   從飾演了十七年的周萍到如今的周朴園,再加上重排導演的身份,王斑稱自己現在是周公館的大家長,也是一位經典的“傳承人”。“《雷雨》的創作過程是需要大家心靜下來的,人物關係要把持好,整體節奏要漂亮,語言更是要準確,去還原年代的味道。”“ 排練時的一句台詞,比如‘你聽清楚’就不能說成‘你聽清啊’,一字之差,味道就會不同。”

  “這個戲越演越難。”飾演蘩漪的張培表示,這個戲不是簡單的感情糾葛,內涵非常深刻,而自己通過演這個戲,審美提高了,所以會對自己提更高的要求,“總在想,怎麼還可以更好。演多久,就要調整多久,這就是它的魅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