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科幻產業發展觀察:中國科幻如何“熱”下去
http://www.CRNTT.com   2023-02-24 10:57:21


 
  《中國科幻發展報告(2015-2020)》顯示,截至2021年6月,國內共有南方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18所高校的近30位老師開設了28門科幻類課程。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智華認為,要通過各種手段,培育各年齡段的人才梯隊,防止“青黃不接”。

  此外,投融資體系有待健全。拍攝科幻影視作品是一件“燒錢”的事。中國科幻影視圈內,“缺衣少糧”的現象並不鮮見。一些業內人士指出,資金投入大、製作周期長、市場回報偏低等因素導致部分投資者認為投資中國科幻影視作品的風險較高。

  科幻文化公司“未來事務管理局”創始人姬少亭指出,目前科幻影視作品的高度稀缺與人民快速增長的文化需求之間存在明顯差距。中國科幻影視作品有很大的增長潛力,甚至可能成為文化投資熱點。

  蓄力前行 中國科幻未來可期

  不少專家認為,“流浪地球”系列影片的成功,證明國內外電影市場對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科幻電影有客觀需求。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影市場的進一步繁榮,中國科幻有機會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

  姬少亭認為,近年來,國家對國產科幻電影的關注度明顯提升,在政策上也給予了諸多支持。如果進一步細化落實政策,將大大增加資本投入的意願和信心,促進行業發展。

  有專家建議,加快健全完善電影評估體系,構建政治性、藝術性、社會反映和市場認可相統一的電影作品評價機制,營造積極健康的電影輿論環境,推動創作與評論有效互動。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副教授金韶在《科幻產業發展正當時》一文中建議,建立由政府資金、產業基金、創投基金組成的多元投融資體系,為科幻文化和科技企業提供便捷融資渠道。還有人建議,完善科幻電影的投融資風險保障機制,健全科幻電影信用擔保體系,為資方提供一定的利潤擔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