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為了徹底斷絕歐洲與俄羅斯和解的可能性,美國大打所謂的“民主”和“道義”牌,捆綁歐洲加入反俄統一戰線,脅迫相關國家選邊站隊,塑造反俄“政治正確”。特別是“北溪”管道被炸事件後,一些美國政客公開宣稱,“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俄烏衝突影響外溢的背後,是美國在不斷推波助瀾。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及其盟友自認為掌握道義制高點、經濟主導權和規則制定權,不斷違背現行國際規則,以俄烏衝突為契機將全球公共產品“武器化”,將俄數家主要銀行踢出SWIFT(國際資金清算)系統、沒收俄財產等,嚴重損害了全球公共產品的公信力,對國際治理體系產生不可逆轉的破壞。
而為了對俄施加“釜底抽薪”式打擊,美國還瞄准能源和糧食領域,先後採取糧食禁運、油氣禁運限價等措施,有意動搖俄經濟基礎、破壞俄執政根基。然而,這些不負責任的濫施制裁,不僅影響受制裁國,還在全球造成糧食、能源、化肥短缺,加劇了多個地區動蕩局面。正如阿富汗一家食品貿易公司負責人發出的感嘆:“美國以為只制裁了俄羅斯,其實制裁了全世界。”
此外,在俄烏衝突發生的同時,巴以衝突、斯里蘭卡政局動蕩等事件接連爆發,暴露出在俄烏衝突及其外溢矛盾的綜合作用下,國際秩序失衡和地區失序風險上升,甚至可能引發更大的危機動蕩。
俄烏衝突的唯一獲益者是美國。在歐洲地區,由於衝突以及制裁的影響,能源供給失衡矛盾加劇,所引發的物價上漲、經濟下滑等外溢問題,激化了政治分歧和民眾不滿,政局穩定性顯著下降。而美國軍火商、能源商和糧商,則借著衝突機會,賺得盆滿鉢盈。曾在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工作多年的富蘭克林·斯平尼在其博客中寫到,俄烏衝突讓一些美國人“開香檳慶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