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創業公司應搶灘生成式AI開發
http://www.CRNTT.com   2023-02-28 16:09:02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網評:創業公司應搶灘生成式AI開發

  來源:東方網 作者:聞捷
  
  ChatGPT儼然已經成為人工智能圈的“社交貨幣”,再加上周鴻禕“如果企業搭不上ChatGPT這班車,很可能會被淘汰”的吆喝站台,各大廠以及創業企業紛紛加入,力圖“逐鹿中原”,不惜重金要在其中砸出一片新天地。但,ChatGPT很明顯和元宇宙、WEB 3.0、VR等“下一代互聯網”不一樣,其高昂的算力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資源硬性門檻,形成了一道寬闊的護城河,已經注定不是只要敢於“弄潮”就能玩得起的遊戲。

  對於產業發展而言,ChatGPT最大的意義並不在於自身的產品,而是其背後所依賴的大模型技術。而大模型需要投入的算力成本和人才成本,以及日後持續性的投入,對大廠來說都需要大力融資,創業公司就更難以支撐得起。

  根據公開資料,基礎模型GPT-3.5訓練一次需要花費300萬-460萬美金,而且,隨著模型能力提升,參數持續優化,訓練的成本還會不斷增加。如今,ChatGPT訓練一次的成本高達1000萬美元。小冰CEO李笛就舉了一個例子:若用ChatGPT的方法,以小冰框架當前支撐的對話交互量計算,每天成本將高達3億元,一年成本超過1000億元。而如果想要控制成本,就會犧牲對話質量,寫出的文章漏洞百出、出品的畫作不夠穩定。

  這樣高昂的成本顯然注定了大模型技術只能是少數巨頭的專屬遊戲。而且,就算算力的問題可以用大量投入金錢去解決,對於算法所存在的“時間壁壘”卻很難在短時間解決。畢竟OpenAI用了近6年的時間才沉澱出了當前的大語言模型。

  那麼,對於想要搭上這一趟開往未來的列車的投資人、創業者來說,是否就只能望洋興嘆了呢?實際上這裡還有一條折中之道。搭上ChatGPT這班車,並不意味著必須要親自訓練大語言模型,完全可以直接站在“巨頭”的肩膀上,提前搶灘應用開發,以大語言模型的技術應用來賦能行業、產業的轉型和發展。

  日前,百度對外宣布,其打造的文心一言將在2023年3月正式上線。“文心一言”被視作中國版的ChatGPT,它和ChatGPT均屬於AIGC(人工智能自動生成內容)技術,基於大模型和海量數據訓練,使其具備了深度語義理解與內容生成能力。就“文心一言”來說,它有著百度“十年磨一劍”的沉澱,在過去十年裡,百度在AI方面的投入超過1000億元,每年研發占營收的比例都在15%以上,這使得百度具備了人工智能全棧式布局,其中就包括大語言模型“文心”。2019年3月,百度就推出文心大模型ERNIE 1.0,目前,ERNIE 3.0平均每日服務數十億用戶搜索請求。而且,據百度CEO李彥宏介紹,百度的文心大模型是中國市場非常本土化的大語言模型。這意味著百度現在正在研發的文心一言,將比國外開發的模型更適合中文和中國市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