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堅持新糧食安全觀 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http://www.CRNTT.com   2023-03-01 08:22:17


糧食安全關係人類永續發展和前途命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為新時代牢牢端穩“中國飯碗”、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指明了戰略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認識新糧食安全觀的重要意義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院院長程國強文章表示,新糧食安全觀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最直接、最根本的體現。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是中國最大的民生,也是中國最大的國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好14億多人口吃飯這個最大的民生問題,為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奠定堅實基礎。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把解決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將保障國家安全作為保障人民切身利益最重要的議題,提出新糧食安全觀,為新的歷史征程上保障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糧食生產實現連年豐收,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6500億公斤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達483公斤,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

  新糧食安全觀是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的重要指引。糧食安全是買不來的。作為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依靠進口保吃飯,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必須堅持新糧食安全觀,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面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的複雜局面,應深刻領會新糧食安全觀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聚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為新發展階段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有效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確保國家大局穩定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中國堅持新糧食安全觀、加強糧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舉措,對促進全球糧食安全合作、推動全球共同維護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糧食安全關係人類永續發展和前途命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中國探索形成的保障糧食安全之路,為世界維護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經驗借鑒,對推動加強世界糧食安全合作、提高發展中國家糧食生產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準確把握糧食安全工作的實踐要求

  文章強調,堅持立足國內的基本方針。立足國內基本解決中國人民吃飯問題,是由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一個國家祗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不能認為進入工業化和經濟全球化階段,吃飯問題就可以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事實證明,國際上一有風吹草動,各國都會先捂住自己的“糧袋子”,對糧食等農產品出口採取限制措施。因此,必須未雨綢繆,始終綳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堅持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持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關鍵要保糧食生產能力,確保需要時能產得出、供得上。為此,必須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糧食穩產增產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按照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的原則,加快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加大農業科技研發推廣,真正實現“藏糧於技”。既要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智慧農業,也要加快補上烘幹倉儲、冷鏈保鮮、農業機械等現代農業物資裝備短板,特別是要加大農業重要裝備自主研製力度。

  深化拓展糧食安全保障範圍。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向森林要食物,發展木本糧油、森林食品;向草原要食物,推動草原畜牧業集約化發展;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穩定水產養殖,積極發展遠洋漁業,提高漁業發展質量;向設施農業要食物,積極發展智慧農業、植物工廠、垂直農場,緩解農業自然資源約束。同時,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