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23-03-05 08:40:15


   
  進入新時代,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減少,潛在增長率下降,中國經濟發展的矛盾主要體現在供給側,再加之中國經濟結構存在的實體經濟內部、金融與實體經濟、房地產與實體經濟失衡問題突出,中央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體經濟政策包括“三去一降一補”、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等。應該強調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包括一般意義的供給側管理所要求的從供給要素入手、著眼於提高潛在增長率的政策內容,還指明了通過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解決結構性矛盾等實現路徑。
  
  總的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也就是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意就是要通過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潛在增長率,突破制約高水平技術供給、制度供給的關鍵瓶頸,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構建現代市場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收入分配體系和新型消費體系,培育由提高供給質量、優化分配格局、健全流通體系、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等共同組成的完整內需體系,實現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有序鏈接、高效暢通,使供給更好地創造和滿足新需求,最終體現為實現經濟增長。可以說,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身就內嵌於擴大內需的要求之中,擴大內需戰略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二者具有內在一致性。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都是為了暢通國內大循環,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準確把握有效結合點
  
  文章指出,搞好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需要準確把握二者的有效結合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擴大有收入支撐的消費需求、有合理回報的投資需求、有本金和債務約束的金融需求”“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願消費”“完善擴大投資機制,拓展有效投資空間,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這從消費和投資兩個方面為搞好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明了具體著力方向。
  
  從消費方面看,搞好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圍繞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發力,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一方面,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供給體系和供給質量能夠順應消費升級趨勢,著力滿足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求,實現需求牽引供給;另一方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從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入手,高度重視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深化收入分配領域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直接決定了居民消費能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這些改革方向和內容既是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完善內需體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要求。
  
  從投資方面看,搞好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圍繞完善擴大投資機制、拓展有效投資空間發力,更好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居民最終消費是收入和就業的函數,而收入和就業的增長在一定意義上又取決於投資的增加。因此,消費和投資不能割裂開,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協同發揮消費與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人口規模巨大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中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從人均角度看,中國現代化基礎設施、民生等很多領域都還有較大提升空間,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體投資缺口還很大。投資驅動經濟增長的突出問題在於資本邊際報酬遞減以及容易出現過度投資對經濟結構的扭曲等問題。因此,問題的關鍵不是要不要投資,而是如何提高投資的有效性。也就是說,擴大投資的關鍵在於形成完善的投資機制,使投資方向符合民生“補短板”、產業“促升級”要求,成為有合理回報的有效投資。為此,一方面,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注重提升公共投資效率,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和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另一方面,要善於把握有效投資的重點方向,擴大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投資,包括增強創新能力、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資,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尤其是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