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23-03-06 11:01:16


 

  他表示,統籌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既要支撐服務保障好經濟平穩運行和發展向好,也要守好生態環境底線,以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去年生態環境部本級審批180個重大項目,涉及投資1.9萬億元;指導地方審批12.3萬個項目,涉及投資23.3萬億元,為穩經濟、促發展作出了貢獻。

  黃潤秋說,要繼續強化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評要素保障,守住“三條底線”,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底線,依法依規的底線,生態環境質量只能向好、不能變差的底線。同時,把好“四道關口”,即環評審批准入關、排污許可關、監督執法關、督察問責關。

  他表示,要重點關注“五類項目”,即涉“兩高”項目、生態敏感項目、中西部地區承接排放比較高的產業轉移項目、涉圈水圈地的公園類項目以及社會關注度高的項目,嚴格審批管理。

  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歷程上打下中國烙印

  黃潤秋表示,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態勢並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國際社會對中國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席國特別關注。

  2021年10月,我國在雲南昆明召開COP15第一階段會議。去年12月,我國領導和推動COP15第二階段會議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成功召開。

  他介紹,第二階段會議最具歷史性、里程碑意義的成果就是推動達成了“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及一攬子配套政策措施,包括資金機制,即明確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生物多樣性治理的資金,還包括遺傳資源數字序列信息落地的機制。

  他表示,這些成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擘畫了藍圖、設定了目標、明確了路徑、凝聚了力量,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