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摘要)
http://www.CRNTT.com   2023-03-08 09:52:04


 
  依法服務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出台司法政策,服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依法審理涉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案件,支持土地經營權依法有序流轉,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土地權益。跟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戰略,制定司法服務政策。

  依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審結環境資源案件129.3萬件,審結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7萬件,助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強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完善長江、黃河生態保護修復司法政策,攜手保護“母親河”。判令補植樹木超過9085萬株,放流魚苗超過5.1億尾。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司法保護,“章公祖師”肉身坐佛像案開創以國內民事訴訟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新途徑。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環境資源審判組織體系,中國環境司法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依法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審結涉外商事案件9.5萬件、海事案件7.6萬件。圍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出台司法服務政策。落實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平等保護中外投資者合法權益。完善中歐班列等國際鐵路運輸案件專業化審判機制。推進國際海事司法中心建設,我國海事司法公正、高效、透明等優勢充分彰顯,越來越多外國當事人主動選擇中國法院管轄。

  三、堅持走好中國特色司法為民之路

  深入踐行司法為民宗旨,貫徹實施民法典,審結一審民事案件4583.3萬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全面加強人格權保護。審結人格權糾紛案件87.5萬件。在司法政策中完善人格權侵害禁令、人身安全保護令等規定。出台人臉識別司法解釋,審理可視門鈴侵害鄰里隱私、掃碼點餐侵犯個人信息、社交軟件私自收集用戶信息等案件,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構築“防火墻”。審理侵害“兩彈一星”功勛於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名譽案,讓人格尊嚴免遭網絡暴力侵害。審理“AI陪伴”軟件侵害人格權案,認定擅自使用他人形象創設虛擬人物構成侵權。通過一系列司法政策和公正裁判,讓人臉安全得到保障,隱私安寧免遭侵擾,名譽榮譽不被詆毀,人格利益更受重視,讓人的價值、尊嚴受到法律充分尊重和保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