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日本H3火箭發射失敗 重挫太空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23-03-09 10:22:32


日本H3火箭7日從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據大公報報道,綜合路透社、日經新聞網報道:日本新一代主力運載火箭H3於7日再次嘗試發射,但升空後不久二級火箭未能成功點火,無法完成任務,地面向火箭發出自毀指令,發射任務宣告失敗。H3計劃用於美國主導的載人月球探測“阿爾忒彌斯”計劃和日本主導的“MMX”火星探測計劃等,被認為是日本未來太空發展的關鍵。日媒稱,日本近期在火箭發射、飛機制造等領域接連受挫,對日本的航空航天事業造成巨大打擊。

  H3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三菱重工業公司聯合研制的新一代液體運載火箭。H3此前於2月17日嘗試進行首次發射,但因發動機未能成功點火,發射前緊急叫停。

  火箭接受指令後自毀

  7日上午,搭載“大地3號”地球觀測衛星的H3火箭從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火箭快速攀升到離地300公裡以上,火箭的固體助推器和第一級火箭發動機工作正常,但第二級發動機未成功點火。隨後JAXA判定任務無法完成,向火箭發出自毀指令,宣告發射失敗。令不少在種子島南種子町長穀公園內觀看發射的民衆大感失望。

  H3火箭是2001年投入使用的日本現役主力運載火箭H2A的後續機型,於2014年開始研發。開發費約為2000億日圓,采用了燃燒方式與H2A不同的新型主力引擎LE-9,將引擎的零部件數量減少約2成,但推進力增至H2A的約1.4倍。

  H3火箭制造零部件時充分運用3D打印技術等,大大降低了成本。該火箭的目標是不僅要將發射費用從H2A的每次約100億日圓降至約50億日圓,從接單到發射的准備時間也減少一半,從此前的約2年減至約1年。

  日本最初希望在2020年首次發射H3火箭,但由於新的LE-9發動機在研制中出現一些技術問題,因此發射計劃反複推遲至今。日媒稱,打造H3火箭的團隊過於追求速度,且采用許多跟以往不同的做法降低成本。零件采購上的變化就是最好的例證。在以往的研究中,火箭開發中的零件都是選用最新開發的專用產品,而現在用的是民用級別的零件。<nextpage>

  與美歐爭霸豪言化泡影

  JAXA曾表示采用這些新技術可以讓H3火箭變得和美歐主要火箭具有一樣強的競爭力。有網友戲謔,從最新發射的結果來看,再次凸顯了“便宜沒好貨”的道理。

  分析指,H3火箭一直被寄予厚望,被定位為日本今後太空開發的一張“王牌”,計劃用於美國主導的探月計劃和下一代太空開發項目、拓展衛星發射商業活動等,幫助日本在全球衛星發射市場搶占一席之地。此次發射失敗“將對日本的太空戰略造成打擊”。

  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永岡桂子7日表示,將成立專門部門,與JAXA一道“從專業角度迅速且徹底查明失敗原因”。負責H3火箭組裝等工作的三菱重工,7日股價從開盤的逾5100點一度跌到4900點。

  日本過去數次主要發射失敗案例,包括1998年的H2火箭5號機、1999年的H2火箭8號機、2003年的H2A火箭6號機,及2022年的小型火箭“埃普西隆”6號機。專家稱,日本火箭開發之路過去不斷遭遇各種失敗,之後都會費時進行調查,造成無法發射火箭的空窗期可能持續很長時間,這對希望增加人造衛星發射訂單的日本政府與業界來說衝擊甚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