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3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http://www.CRNTT.com   2023-03-15 08:42:33


 
  汪文斌:中美之間保持著必要溝通。我們認為,溝通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增進理解、管控分歧,不能為溝通而溝通。美方應當拿出誠意,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實際行動推動中美關係重返正軌。

  《中國日報》記者:3月11日是日本大地震及海嘯和由此引發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12周年。連日來,日本各界民眾持續舉行集會,反對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於今年春夏期間將福島核污染水排放入海計劃。日本社民黨黨首福島瑞穗表示,12年後的今天,福島核事故影響仍在持續,絕不能將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1日稱,排海不能延期,同時再次承諾,在獲得利益攸關方理解前不會啟動排海。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12年過去了,日本政府沒有吸取福島核電站事故的慘痛教訓,反而執意強推核污染水排海計劃,企圖將核污染風險轉嫁給全人類,這絕不是負責任國家行為,也與日方應盡的國際義務背道而馳。

  福島待排放的核污染水高達130多萬噸,含有60多種放射性核素,一旦開始向海洋排放,將在未來數十年間蔓延至全球海域,對全球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中、俄專業部門兩次從技術角度向日方提出“聯合問題單”,日方迄未給予充分、可信的回應。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社會學家卡莉·伯奇指出,太平洋地區民眾享有清潔、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環境的基本權利,日本政府強推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是對太平洋國家主權和自決權的直接漠視。太平洋島國論壇指出,東京電力公司的核污染水檢測數據不能成為決定排放的依據,要求日方推遲排海計劃。

  日本國內媒體評論認為,日方在科學專業討論不完善、與公眾溝通不充分的情況下選擇了一條經濟利益至上的“捷徑”。日本全國漁業聯合會等民間團體強烈批評日政府違背承諾、漠視漁民群體利益,不僅未積極爭取民眾理解,反而倉促重啟核電,加速排海施工,簡單粗暴做法進一步加劇民眾擔憂恐慌。日本國內民調顯示,有43%的民眾反對排海,九成以上民眾認為排海將引發負面影響。日本政府連本國民眾都無法說服,談何取信國際社會?

  日本政府一方面反復聲稱在獲得利益攸關方理解前不會啟動排海,另一方面卻對國際社會和國內民眾的正當合理關切充耳不聞,一意孤行批准排海計劃,並宣布將於今年春夏期間啟動排海且無法再延期。日方這種言行不一的做法,絲毫沒有體現出解決利益攸關方關切的誠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