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科技巨頭競相入局 中國公司如何突圍
http://www.CRNTT.com   2023-03-18 14:35:22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據證券日報報導,全球人工智能競賽已經打響。3月15日凌晨,海外公司OpenAI新一代大型多模態模型GPT-4如期發布,這款產品不僅能接收文本輸入,還可以響應圖片,甚至兼具推理能力,快速的迭代能力和處理複雜問題的成熟度,讓更多的行業看到人工智能商業化的無限前景。

    幾乎同時,中國企業也紛紛發布AIGC產品進展。3月16日,三六零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計劃近期推出一系列類GPT的應用產品。當日晚間,昆侖萬維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稱,公司和奇點智源合作開發中國版類ChatGPT,預計今年內發布,並且會將代碼開源。

    3月17日,萬得ChatGPT指數一路走高,漲幅達到5.87%,至此該指數年內累計漲幅達到57.67%。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已經開啟新一輪科技革命,那麼中國企業應該如何把握住時代的脈搏?

    本土化AIGC成長空間巨大

    相較於ChatGPT等海外AIGC產品,市場普遍認為,中國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數據支撐,本土化的AIGC產品成長空間巨大。

    在北京數規科技中心主任劉玉書看來,中國企業在通信、計算機、互聯網、製造業等領域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技術積累,為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和技術支撐,以及廣闊的市場應用空間。

    “海外企業在技術研發上更為成熟,相較而言,國內企業在AIGC布局上具有本土優勢,國產大模型可以更好地適應中文語言和文化特點。”全聯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中文語言大模型已經落地,類ChatGPT產品陸續推出。《證券日報》記者體驗使用了相關產品,發現普遍已經達到了GPT-2的水平,可以進行聊天、續寫、編故事、生成圖片,但語言處理和模仿能力仍與ChatGPT有1-2個代際的差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