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奮力繪就七彩雲南生態畫卷
http://www.CRNTT.com   2023-03-24 14:55:18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0年1月在雲南考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努力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雲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緊扣“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奮力繪就七彩雲南生態畫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織密制度之網,築牢治理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在堅持鞏固、完善發展、遵守執行生態文明制度上持續用力,讓黨中央決策部署在雲嶺大地落地生根見效。

  切實擔起政治責任。生態文明建設是“國之大者”,必須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切實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雲南省堅持以忠誠強化擔當,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牽頭的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河(湖)長制、林長制、環境污染防治等工作領導小組,嚴格實施“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盡職免責、失職追責,制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強化部門協同,建立健全督察、整改、追責等工作機制,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讓制度成為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下好建章立制先手棋。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注重制度建設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建立健全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雲南省充分發揮建章立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切實發揮制度建設在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的引領和保障作用。著力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探索流域生態補償跨區域合作機制,不斷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

  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引領和規範作用,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雲南省努力構建科學嚴密、系統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體系,制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促進條例及實施細則、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實施辦法、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在生物多樣性、國家公園保護地方性法規建設方面走在前列,基本構建起符合地區實際的生態文明法規體系。推動環境資源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歸口審理實質化運行,創新公益訴訟案件執行方式,推行“聽取報告+評議+測評”的人大監督方式,以法治護航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環保力度空前,生態福祉不斷增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雲南生態系統比較脆弱敏感,生態環境保護的任務很重。衹有守住生態保護紅線,馳而不息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才能守護好七彩雲南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良田沃土,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

  聚焦重點領域全力攻堅治污。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針對雲南亮點是氣、焦點是水、難點是土的實際,集中力量打好10個標誌性戰役。深入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地級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連續多年穩定在98%以上。因地制宜高效開展水污染防治,地表水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91.6%,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斷面水質100%達標。全面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六連減”,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實現有效保障。

  動真碰硬開展“湖泊革命”。牢牢守住“湖泊是用來保護的,不是用來開發的”底線,科學劃定九大高原湖泊“兩線”,嚴格“三區”管控,從嚴修訂保護條例,生態保護核心區面積達到之前一級保護區的2.8倍。緊緊抓住減少入湖污染負荷這一關鍵,一體推進治污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湖泊水生態,“一湖一策”建設綠美河湖、健康河湖、幸福河湖,九湖水質穩中向好。以破局姿態、根治氣魄、雷霆手段抓拆違、強整改、促治理,滇池沿岸過度開發、無序開發、貼線開發的情況得到全面遏制和根本扭轉,推動滇池生態保護治理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聯治”的重大轉變。

  多措並舉抓好生態環境問題整治。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等整改為抓手,扎實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深入實施赤水河流域(雲南段)保護治理和高質量發展“雙十”工程,流域水質穩定在Ⅱ類以上,實現了“一江清水出雲南”。持續推進“森林雲南”建設,森林面積、覆蓋率、蓄積量均居全國前列。扎實開展“綠美雲南”行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成一批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美麗縣城、美麗鄉村,城鄉環境煥然一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