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6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日前,在新疆哈密文史研究委員會、河南省援疆指揮部聯合舉行的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發布會上公布,過去幾年,哈密市新發現唐代、清代烽燧44座,目前已累計發現古代烽燧106座,成為新疆烽燧主要富集區之一。
地處新疆“東大門”的哈密,古稱伊吾盧、伊吾、伊州、哈密力、哈梅裡,其地勢東通河西,北連大漠,是中原王朝西進與蒙古高原游牧部族南下的交匯點。自漢代便納入中央政府管轄,境內留下大量烽燧遺址。
在1988年文物普查中,哈密地區共登記烽燧40座。在2007年啟動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確定為62座。為進一步摸清家底,加大保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市文博院(博物館)等單位在哈密市全境開展調查、測年、研究工作,最終又新發現了44座。
其中,在伊州區發現14座,伊吾縣發現3座,巴裡坤縣發現27座。“在巴裡坤盆地發現的烽燧數量最多、最為密集,保存也較好,基本能還原出清代巴裡坤軍事交通網絡”,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永強介紹說,這與巴裡坤顯著的軍事地位有關,自清代為平定准噶爾叛亂時即在此屯兵築城,修建了大量的軍事設施。
從年代來看,哈密烽燧主要集中在唐、清兩個時期。其中,唐代烽燧38座,清代烽燧68座。唐代烽燧大多建在山頂上,視野開闊、易守難攻,其附近多水源,多見二次加築現象,少附屬建築、少遺物。清代烽燧一般建在交通沿線,建築結構以夯築、土坯砌築、土坯加石構為主。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博士生張坤近幾年實地考察了哈密市80餘座烽燧遺址,開展了相關研究。就形狀來說,截面呈方形的69座,多邊形的5座,圓形的3座,還有3座坍塌後形制不明;就建築方式來說,黃土夯築37座,土坯壘砌35座,石塊壘砌8座。
在年代考察方面,張坤同樣認為哈密烽燧均為唐代和清代,還沒有烽燧被認定為漢代。“但歷史文獻記載,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漢軍‘留吏士屯伊吾盧城’始,曾在伊吾屯駐,有修建烽燧的實際需求,個人認為應該有漢代烽燧存在”,張坤說,由於時間久遠,許多古遺址被破壞,加上很多烽燧被後代重復修繕使用,導致無法判斷哪一座屬於漢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