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一個山區小縣的“兩山”實踐
http://www.CRNTT.com   2023-03-31 18:32:50


 
  白雲村再現白雲飄

  磷礦儲量占全國12%,煤炭產量居湖北第一,全國第二個頁岩氣富集區……遠安資源豐富,長期“靠山吃山”,礦業開採在經濟結構中曾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讓遠安長期陷入“資源陷阱”。

  在茅坪場白雲村,藍天白雲下,千畝獼猴桃樹迎風搖曳,已經開始吐露新芽。村黨支部書記王運紅欣喜地說,白雲村獼猴桃品種繁多,紅芯、黃芯、綠芯都有。村里成立了合作社,還註冊了商標,采摘、休閑游隨之興起,平均每畝保底收入5000元。獼猴桃產業已經成了村里第一大產業。

  幾年前,這裡卻是另外一番光景。

  “鼎盛時,全村有煤礦企業17家,年銷售收入2億多元。但煤場、尾礦堆場如小山一般,常常是黑塵四起,村民窗戶不敢開、衣服不敢曬,十幾米寬、一人多深的溫家河都是黑色的。周邊人乾脆叫我們‘黑灣村’。”王運紅說,2018年開始,村里把煤礦企業整體關閉,並對清理後的渣場、煤場進行平整、復綠,“現在,好環境回來了,白雲村又見白雲飄。”

  白雲村的轉變只是遠安縣發展的一個縮影。

  遠安縣委書記湯明介紹說,為破除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開採的嚴重依賴,全縣礦石開採量嚴格執行總量控制標準,將開採總量控制在277.5萬噸以內,並對礦產開採業進行提檔升級,一方面關停中小型礦產企業,另一方面促進大型礦山的綠色化高效化發展。

  在遠安燎原礦業公司蘇家坡礦,青山環繞之下,礦車往來穿梭,不見粉塵,乾淨整潔。燎原礦業負責人熊傑說,2015年之後,礦區實施綠色礦山改造,3年投入超過5000萬元,不僅實現了全鏈條自動化和遠程控制化,還將選礦環節前置,增加污水處理設施,廢渣就地充填,污水全流程處理,廢石不出井、礦石不落地,竭盡全力減少采礦對環境的破壞。

  湯明說,“壯士斷腕”守護綠水青山取得顯著成效,近兩年遠安經濟實現“V字形”反彈。2021年,遠安地區生產總值204.88億元,年增長率19.2%;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221.1億元,增速5.5%,均位居湖北省山區縣前列。全縣森林覆蓋率76.84%,綠色發展指數連續3年位居宜昌市第一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