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國這一操弄不是“頒獎狀”
http://www.CRNTT.com   2023-04-02 15:20:59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據新京報報道,當地時間3月27日,美國國會衆議院以415票支持0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發展中國家法”草案。

  該草案要求美國國務卿在有美國參與的國際組織中施加影響,“把中國重新歸類為高收入、中高收入或者發達國家,而不再視其為發展中國家”。法案宣稱,要確保“中國不會因發展中國家地位而在組織內獲得優惠待遇及援助”。

  該法案由共和黨衆議員金映玉和民主黨衆議員傑裡·康納利共同提出。金映玉在發言時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占全球經濟18.6%,僅次於美國。美國被視為發達國家,中國也應如此。

  說起來,近年來美國政府、國會已經不止一次放風要取消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他們如此關心中國的發展,自然不是要“頒獎狀”。

  相關議題美國已操弄了近4年

  早在2019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曾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過提案,要求世貿組織在90天內修改由各國自行決定自己是否符合“發展中國家”的規則。

  特朗普聲稱,有數十個國家濫用了這個規則,讓美國吃了虧。他特別把中國拿出來說事,說中國不應被列為發展中國家,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

  2022年9月,美國參議院在批准氣候條約《蒙特利爾議定書》的修正案時,參議員丹·沙利文和邁克·李又把“終止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作為附加提案提了出來。

  不過,這次找的不是世貿組織,而是聯合國。提案要求美國國務院向聯合國施加壓力,取消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參議院全票通過了這個附加提案。<nextpage>

  就在上周,美國參議院的共和黨參議員米特·羅姆尼和民主黨參議員克裡斯·範·霍倫故伎重演,又一次提出了“終止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法案”。

  所以,這次美國衆議院一邊倒通過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發展中國家法”草案,算不上新鮮事,只是近4年來一直在唱的老調。

  “發展中”還是“發達”該由誰定義

  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應該由誰定義?

  國際貿易的慣例是由各個國家自己來定義。這是為了擴大全球貿易網絡,實際上是有助於經濟全球化的規則。

  當然,“發展中”還是“發達”也有一些粗放的量化指標。世界銀行把人均GDP和人均國民收入作為主要的衡量標准。按照世界銀行2020年標准測算,當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12696美元時,可以算是高收入國家。

  2021年,中國人均GDP約1.25萬美元,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但也只排在第60位;人均國民收入約為1.24萬美元,也只是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的下限。

  更重要的是,只看GDP和收入指標顯然有失偏頗——許多資源型國家這兩項指標都很高,但顯然不被認為是發達國家。

  此外,中國長期存在的地區發展差異、收入分配落差等問題都還亟待化解。人均數值對於多數普通民衆來說意義并不大。<nextpage>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制訂的標准更合理一些。即以“預期壽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質量”為三項基礎變量,計算人類發展指數。滿分為1,綜合指標0.8以上的為發達國家。

  2022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的《人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為0.768,排第79名。由此可見,我們仍是追趕者,只是上升較快。

  通常,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被認為是認定“發展中”還是“發達”的權威機構。自1964年聯合國貿發會議成立以來,只有一個國家被宣布由發展中國家變成了發達國家,就是韓國。這也首先是韓國自己決定的。

  不止是為了削弱中國的貿易優勢

  其實,在2020年2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已經將中國內地和香港等排除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名單之外。

  這與2019年4月以來日本、歐盟成員國、英國、加拿大等30多個國家取消對華普惠制關稅優惠待遇的性質不盡相同。

  對華普惠制待遇,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出口產品給予的單向優惠關稅待遇制度,可以由給予國單方面決定給不給,也只集中在貿易領域。

  而美國國會搞的這一套,目的絕非要削弱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地位這麼簡單。

  從國際政治上講,中國一直強調“永遠是發展中國家大家庭的一員”,美國政客試圖取消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是想破壞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政治互信和全方位合作。近期以來,中國在這方面取得的成就,已引發一些美國政客的強烈不安。<nextpage>

  從全球治理的角度看,中國在許多議題上始終與發展中國家站在同一立場上,為發展中國家代言。

  最近的例子是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方大會上,在以中國和77國集團的團結合作之下,發達國家作出罕見讓步,首次就氣候賠償達成協議,成立了“損失與損害基金”。

  假如中國被列為發達國家行列,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全球治理上的博弈,勢必失衡,讓全球治理向“基於美國規則的國際秩序”的方向發展。

  因此,可以說,美國非要讓中國當發達國家,其實是美國對華遏制戰略的新延伸。

  雖然草案生效最終還需要拜登批准,但無論拜登批不批准,對其暗藏的這種戰略目的都應有所警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