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傳統文化點亮古村
http://www.CRNTT.com   2023-04-05 09:14:07


 
  “這是紅薯果,婺源話叫‘過年果子’。原來衹有過年做,現在天天做。”景區“曬工坊”內,曹家弟取出蒸好的紅薯,加入黑芝麻、糯米粉,揉搓成條,碼放在蒸屜中。如今,曹家弟每月固定收入3000元,她的兩個兒子也相繼返鄉,在景區工作。

  古村人氣興旺,山下的篁嶺新村也擠滿遊客。

  中午時分,排隊上篁嶺的車已綿延數公里長,不少遊客乾脆找家路邊的農家樂,品嘗當地美食。篁嶺新村黨支部書記曹石泉介紹,目前村民開辦各類民宿、農家樂100餘家,人均年收入從搬遷前的3500元增加到2022年的4萬多元。旅遊開發前,外出務工的年輕人超過70%,現在外出務工人員不到1/8。

  一個景區,帶火一片區域。篁嶺新村附近的曉容、林角、敕坑等村,民宿已發展到300多家。曹加祥在曉容村開的景緣美宿,這幾天同樣客滿,“希望能和天南海北的遊客因景結緣、因文化結緣。”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婺源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局長方良福介紹,截至2022年底,全縣直接從事旅遊人員超8萬人,人均年收入5萬多元,旅遊產業間接受益者超過25萬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