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強化無廢城市源頭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23-04-05 12:54:35


  中評社北京4月5日電/網評:強化無廢城市源頭治理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譚琦璐

  近期,吉林、河南、重慶等多地出台實施方案,積極推動“無廢城市”建設。不久前,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在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也明確要求深入推進“無廢城市”高質量建設。這一系列舉措,標誌著我國“無廢城市”建設進入全面鋪開、提質增速的階段。

  所謂“無廢城市”,是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建設“無廢城市”,一是可為垃圾“圍城”“圍村”、破壞環境、土地占用等固廢污染治理修復領域突出問題,提供系統解決方案。二是形成對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倒逼,通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健全等,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破解資源能源瓶頸。三是推動生產、生活全面綠色轉型,構建一套城市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

  我國自2018年底啟動“無廢城市”綜合性試點工作,形成了一批可圈可點的綜合性、領域性建設亮點和可復制可推廣的示範模式,成效明顯。去年4月份,生態環境部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所涵蓋的城市、地區數量由此前試點的“11+5”擴大至“113+8”。由於試點時間尚短,首批試點城市普遍注重見效快、效益好的末端治理,對源頭性的減量化、資源化舉措,以及長效機制設計、能力建設等探索實踐仍顯不足,諸如垃圾焚燒廠“吃不飽”、有回收無利用或低效利用等問題仍待解決。

  未來,應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源頭治理,發揮“無廢城市”建設對降碳、擴綠、增長的作用,推動其向縱深發展、向更高質量邁進。

  在降碳方面,應強化普及固廢的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手段。目前,我國固廢綜合利用水平仍有提升空間。生活垃圾上,要提高垃圾焚燒發電能力,高效利用餐廚、廚餘垃圾,加強玻璃、紡織品、塑料等低值廢棄物回收利用。工業固廢上,應提高大宗固廢生產建材、礦井填充、土壤修復等應用比例,加快探索提取貴重稀有金屬的高值化利用途徑。農林廢棄物上,推廣禽畜糞污、秸秆等高效利用先進技術,加大農村生物質能利用。

  在增長方面,要注重構建引導固廢源頭減量的生產消費模式,激發綠色發展內驅力。在生產環節,推行綠色製造,鼓勵企業應用模塊化、集成化的綠色設計技術,開發壽命長、易回收的綠色產品。在流通環節,推動以再製造、再利用為目標的逆向物流,暢通廢棄產品中可回收、可替代材料和零部件的回收利用循環。在消費環節,發展“賣服務而非賣所有權”的共享經濟,推動二手商品交易和流通。

  在擴綠方面,以集中、協同一體化為導向,優化固廢處置利用布局。降低固廢處置對水體、土壤的二次污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騰挪出更多優質的生態建設空間。加強設施協同,普及推廣不同種類固廢的協同處置技術,以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等為載體,優化處置技術設備之間的能量流、物質流。強化數字賦能固廢精細化管理,搭建固廢從產生、分類、收集、轉運到處置、資源化全過程的監管分析平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