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原初黑洞與暗物質有關嗎
http://www.CRNTT.com   2023-04-06 17:08:58


 
  雖然無法直接證明原初黑洞的存在,但越來越多的觀測事實在為原初黑洞理論添磚加瓦。目前人類已能夠在很早期的宇宙中觀測到質量在數百萬倍甚至數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而現有的黑洞形成理論無法解釋這些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如果是恒星死亡產生的黑洞,其質量範圍大約只在3倍到數百倍太陽質量之間,即使考慮到吸積過程和並合的可能,其距離產生超大質量黑洞也還很遙遠。”蔡一夫團隊碩士研究生馬瀟漢表示。不僅如此,通過近年來的引力波觀測數據,研究者逐漸發現,當下已經觀測到的黑洞的質量分布與傳統理論有所出入,而原初黑洞理論則可以很好地解釋相關現象。

  原初黑洞理論自提出至今已有50餘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天文學界對於原初黑洞的研究進展緩慢,直至近年來研究者開始將原初黑洞與宇宙學中的另一大“流量擔當”——暗物質緊密聯繫起來,才使得原初黑洞理論研究再一次受到重視。

  目前的觀測結果表明,宇宙當中有95%的物質我們知之甚少,我們接觸到的物質,即天文學中所說的重子物質只占總物質的5%。在那些我們所不瞭解的物質中,為星系形成提供引力幫助的暗物質就占據了整個宇宙的約25%。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暗物質世界也是一個十分豐富的世界。但暗物質究竟是什麼,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答案。“我們目前只能通過引力效應推測暗物質的存在。”蔡一夫表示。而科學家之所以將原初黑洞列為暗物質的候選者之一,主要原因在於原初黑洞形成於元素合成之前,它可以被歸類為非重子物質,並且其動力學性質與暗物質相似。此外,如果用原初黑洞來解釋暗物質,也不需要引入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粒子。

  新研究降低原初黑洞是暗物質的可能性

  原初黑洞構成全部的暗物質,這個想法聽起來十分大膽,因此自提出後便有不少研究者從各個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探究。

  此前,大量的引力波觀測數據表明,恒星級質量的原初黑洞構成暗物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於是有研究者提出,恒星級質量的原初黑洞如果是以成團的方式存在,它們或許就能夠通過一些相互作用來改變它們之間的並合率,顯著增加它們構成暗物質的可能性,同時也會使其躲過人類現有的微引力透鏡觀測。但不久前,發表於《物理學評論快報》上的一項研究也指出帶有成團特性的恒星級質量的原初黑洞依然不可能是暗物質的全部構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