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杭大運河近日再現全線水流貫通
http://www.CRNTT.com   2023-04-13 12:50:10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流動的水,是京杭大運河的生命所在。長期以來,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水資源嚴重短缺,一些河道處於斷流狀態。保護好京杭大運河,勢在必行。

  閘門緩緩抬升,汩汩清水湧動。“大運河有水了,咱打心眼兒裡高興。”今年78歲的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四女寺村村民王和平說。4月4日,隨著山東德州四女寺樞紐南運河節制閘和天津九宣閘樞紐南運河節制閘、新開河耳閘開啟,京杭大運河再次實現全線水流貫通。

  今年京杭大運河補水有何特點?有哪些生態效益?如何實現從補水到有水再到水長流?

  補水復暢流——

  今年補水啟動早、時間長

  四女寺樞紐工程,是此次補水的關鍵節點。

  “這裡是三路補水的交匯點。”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漳衛南運河管理局四女寺樞紐工程管理局局長張如旭說,從岳城水庫而來的水流經此處,經過節制閘控制,進入南運河。同時,南水北調水、黃河水等補水水源在劉茂莊閘處匯合後,穿漳衛新河倒虹吸工程,一並匯入南運河。執行調度令、啟閉閘門、開展水文測驗,張如旭和同事們做好各項工作,確保補水順利進行。

  生態補水,為京杭大運河解渴。“從演變看,歷史上黃河改道衝斷運河河道,加之黃河河床不斷淤積抬高,導致運河水難以翻越黃河。”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楊得瑞說。從人為因素看,華北地區人口密集,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高,河湖生態用水被大量擠占,河流斷流、湖泊萎縮、地下水超采嚴重,進而引發水生生物物種減少、地面沉降等問題。

  生態補水是恢復河流健康的關鍵之舉。生態補水,要統籌考慮流域內外各類水源、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借水調水,達到增水有水的目標。2022年,水利部開展了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工作,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

  今年,六路水源匯流大運河。補水從3月1日啟動,“南水”經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穿黃河,入南運河;岳城水庫水從河北奔來,流入衛運河和南運河;黃河水經馬頰河、沙楊河等入南運河;灤河水補充運河天津中心城區段;官廳水庫水經北京市城區河湖水網,補充通惠河;再生水和雨水為通惠河和北運河補水。

  “可以說,今年補水啟動早、時間長,從3月1日延續到5月底,補水時長比去年延長約一個半月,並將根據水源來水情況盡量延長全線貫通時間。”楊得瑞說,“這是根據沿線用水需求、保障春灌用水等情況優化配置的結果。”截至4月11日,已累計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補水27821萬立方米,完成計劃補水量的59.8%。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