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設西部金融中心 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http://www.CRNTT.com   2023-04-20 14:28:54


 
  促進區域金融改革,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持有重慶銀行儲蓄卡的客戶,在成都銀行的網點櫃台可以辦理現金存取和轉賬業務——得益於成渝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合作協議,這樣的設想正在變為現實。

  在重慶,國家層面的新政策為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注入新的活力。

  2021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等聯合印發《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明確了加快將成渝建設成為立足西部、面向東亞和東南亞、南亞,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標,提出了“六體系一基礎”的政策框架,形成7方面28項支持舉措,為重慶金融業發展帶來重大歷史性機遇,也拓展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合作空間。

  “圍繞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目標,我們將著力突出產融結合、開放創新、安全穩健、協同合作等4個方面,加快構建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促進各類金融要素資源合理流動和集聚輻射。”阮路說。

  去年9月,11個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項目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數字人民幣試點啟動儀式上簽約。重慶獲批數字人民幣試點,開拓了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合作領域。

  跨境金融服務不斷升級。目前,重慶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場景應用已上線7個應用場景,截至目前,已累計便利企業貿易融資和結算373億美元。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也取得可喜進展。去年,重慶全市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結算金額首次突破3000億元,同比增長67.9%,較10年前增長近12倍。

  截至去年末,重慶擁有各類金融機構1935家;全市金融業資產規模達7.9萬億元,同比增長5.6%;金融業貢獻稅收372億元,占全市比重15.1%,同比上升1.9個百分點,支柱產業地位持續鞏固。阮路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結合重慶產業發展實際,提升金融服務現代產業體系的能力,引導推動金融資源高效配置,提升資本市場能級,建設與區域產業相適應的現代金融體系。”

  共創互聯互通格局,與東盟國家合作走深走實

  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成功辦理首筆試點區域內高新技術企業外債便利化跨境融資貸款;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完成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下首個境外人民幣債券發行項目;重慶銀行創新推出西部陸海新通道純線上信用產品“通道e融”……

  隨著中新跨境投融資渠道不斷拓寬,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投融資便利化,重慶金融機構不斷加大產品創新力度,一批全國性區域性首單首個首票金融產品應運而生,金融活水正不斷賦能重慶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去年,中歐班列(重慶)累計開行超過1萬列,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重慶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台能級不斷提升,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8158.4億元,創歷史新高。

  不僅如此,中新金融合作已基本形成由中國重慶和新加坡“點對點”示範合作擴展到中國西部與東盟國家“面對面”互聯互通的新格局。以中新金融峰會為例,除中新雙方代表,還吸引了東盟國家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等前來重慶探尋發展機遇,峰會知名度、品牌力得以持續提升。

  通過舉辦中新金融峰會等舉措,重慶加快金融市場開放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第三屆中新金融峰會上,全球首只追蹤“中債—工行人民幣債券指數”基金在新加坡上市,有力促進了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第四屆中新金融峰會上,重慶國家金融科技認證中心、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簽約推動中新雙方金融科技標準認證合作,當年簽約的國家金融信息平台西部中心項目,目前已經啟動運營。

  “2023年,乘著中新金融峰會的東風,重慶金融業必將向更廣處、更深處拓展。”阮路表示,將加快推動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為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貢獻金融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