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引領青年,有“共鳴”才會有“共情”
http://www.CRNTT.com   2023-04-25 18:00:27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網評:引領青年,有“共鳴”才會有“共情”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陸玄同 

  “做好‘Z世代’青年的思想引導與價值觀塑造,需要我們積極構建青年話語體系,創造性地開展定制化生產、共情化表達、分眾化引領、社群化傳播。”“青年群體的圈層化特徵尤為明顯”……4月21日在南京舉辦的202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青春律動·Z世代網絡空間新表達”平行論壇,圍繞如何利用圈層化特徵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如何讓重大主題主線報導青年化表達並在年輕受眾當中“入腦入心”等展開討論,旨在創新做好新時代青年思想引領工作,凝聚青春力量,推動“Z世代”積極健康成長。

  從探尋主旋律內容的青年化表達與創新,到運用好數字媒介來激活青年的積極力量;從用網絡文藝的方式激發“Z世代”青年,到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聽得懂的話語來傳播主旋律、正能量,一個個建言表達和討論,指向尊重互聯網傳播規律,傳播讓青年群體有“共鳴”能“共情”的思想內容。

  不論是重大主題的嵌入,還是日常價值觀的凝聚;不論是突破圈層化,還是構建青年話語體系,要想建立深度聯結,“共鳴”與“共情”是第一步。人與人之間如此,互聯網傳播亦是如此。瞭解並理解青年,才能真正走進青年。有了這個前提,我們的思想傳播和價值引領,才有被認可的基礎,才會入腦入心,進而由他們開枝散葉,激起傳播浪花。

  “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最活躍力量。”網絡傳播的主要對象是青年群體,把宏大的理論敘事,轉變成青年可以理解的表達,或者依靠青年進行二次創作和傳播,目的就是讓大家能夠相向而行。

  青年是人一生中最豐富也最具活力衝勁的階段。哲學泰斗伏爾泰曾說:“人生布滿了荊棘,我們想的唯一辦法是從那些荊棘上迅速跨過。”也就是說要“引領青年”,也要“青年引領”。將黨的政策理論傳遞給青年,他們理解吸收後,藉由更活潑新穎的表達方式,將聲音傳遞出去,無限擴大。

  互聯網世界充斥著各種聲音,面對青年,有共情表達,才會有共鳴聲音。這種傳遞當如哲學家雅爾貝斯所言,是由“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追逐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