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央行開啟加量逆回購操作 資金面運行平穩
http://www.CRNTT.com   2023-05-01 12:33:44


4月28日在山東煙台拍攝的“耕海1號”。(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5月1日電/近期,為呵護市場流動性平穩跨節,人民銀行開啟了加量逆回購操作。4月28日,人民銀行公告顯示,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6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00%。由於當日有88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實現淨投放770億元。

  據統計,從4月21日、23日開始,央行7天期逆回購操作各增加至880億元、890億元。24日則是央行4月以來首次進行千億元級逆回購操作,中標量達1150億元。專家認為,4月中期借貸便利(MLF)續做的增量規模僅為200億元,低於市場預期,再叠加稅期擾動影響,大行融出資金減少,本月資金利率出現了上行態勢。央行此時加大公開市場逆回購投放力度,有助於緩解月末資金緊張程度。

  4月28日,短端利率全線上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上行126.6個基點,報2.134%。7天Shibor上行8.9個基點,報2.3%。從回購利率表現看,截至28日11點30分,DR007加權平均利率上升至2.3101%,高於政策利率水平。

  “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加量投放流動性,是為了熨平稅期擾動、月末資金面短期波動、大行減少融出資金等因素帶來的影響,以滿足機構資金需求、改善資金面邊際收斂態勢、平抑資金利率持續上行勢頭,確保市場流動性處於合理充裕水平並平穩跨月,確保資金利率中樞不大幅偏離政策利率,確保金融機構管控好利率風險。”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

  綜合往期操作特點來看,龐溟預計,接下來央行將會根據流動性供求和市場利率變化,靈活運用多種工具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持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維護市場預期穩定和運行平穩。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央行近日適度加大逆回購工具操作力度,淨投放資金,主要是臨近月末等短期因素干擾,市場利率有所走高,機構資金需求有所增加,央行靈活操作,有利於滿足機構資金需求。

  “央行這一操作,釋放了平穩月末資金面,繼續保持市場利率和流動性處於合理水平的信號。”周茂華說,叠加國內經濟復甦動能持續增強,或將利好股市、債市氛圍。接下來,預計央行仍將繼續通過逆回購等公開市場工具靈活操作,對衝短期資金面擾動因素,資金將平穩跨節無虞。

  展望後市,對於市場關注的貨幣政策走向,近日央行也有明確表態。“今年一季度,金融運行總體平穩,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明顯增強。”在4月20日舉行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下階段,央行將繼續穩固對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支持力度,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長基本匹配,鞏固拓展經濟向好的勢頭,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預計2023年信貸投放以及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將保持平穩。

  “矽穀銀行風險事件發生以來,利率風險引起了更多的關注。去年末我國資管市場出現了波動,也警示我們要高度重視利率風險。我國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利率沒有大起大落,這為金融機構管控好利率風險也創造了較好的貨幣環境。”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提到,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穩字當頭,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確保利率水平合適,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在新的起點上開好局、起好步。

  龐溟認為,4月MLF增量續做規模低於市場預期,強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說明貨幣政策在延續穩健基調的前提下,將推動政策部署、工具使用、流動性投放、信用傳導更為精準高效、科學合理、節奏平穩,繼續通過鬆緊適度、精準施策、前瞻布局的政策操作,做到總量適度、節奏平穩、結構得宜,繼續保持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力度、強度、效度,以積極支持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促進經濟穩步復甦和增長。

  周茂華則認為,近期央行適度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市場利率回歸至政策利率下方,並運行在政策利率附近,反映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短期看,除了繳稅、繳准、月末等因素外,還要關注債券發行、財政支出節奏及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對資金面擾動影響。整體看,央行應對短期干擾因素工具較多,在財政政策偏積極、貨幣政策呵護下,市場流動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格局。

  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姚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