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技術新裝備服務應急救災
http://www.CRNTT.com   2023-05-13 10:41:43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電/大型應急救災型無人機、多模融合生命探測儀、應急充電方艙……日前,在四川樂山市沐川縣、涼山州寧南縣等地舉行的四川省2023年抗震救災綜合實戰演練中,涉及城市航空救援、廢墟搜救、道路電力通信搶修保通、地災搶險等多領域的應急設備齊齊亮相。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在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汶川地震15周年之際,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科技力量如何支撐防震減災高質量發展?5月11日筆者就此採訪了相關部門及科研單位。

  2022年9月,四川甘孜州瀘定6.8級地震救災現場,雙尾蝎無人機掛載光電偵察吊艙、空中基站設備出動,累計為5600名用戶接入通信網絡。在四川,不斷“升級換代”的救災設備正成為災後應急救援的“利器”。

  2022年2月,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啟動“大型高空全網應急通信無人機平台”項目,並於當年7月在海拔4238米的甘孜康定機場使用雙尾蝎無人機,完成了全球首次“高海拔”地區、“無信號”區域等複雜自然環境與真實應急條件下,無人機搭載空中基站實現全網應急通信的“實戰”測試。

  “15年前的汶川地震救援中,我們還主要依靠應急通信車、衛星電話以及人力搶修基站、搶通光纜來恢復通信,所需時間長且工作難度大。如今只需無人機設備,便能恢復災區通信。”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