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構數字時代中國公共管理自主知識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3-05-22 08:49:33


 
  數字時代中國公共管理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路徑

  加快建構數字時代中國公共管理自主知識體系,需要緊緊圍繞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等層面的核心內容協同推進。

  在學科層面,積極運用數字技術革命的前沿成果,探索數字時代公共管理研究的新範式。範式是學科體系構建的基礎。建構數字時代公共管理自主知識體系,需要在傳統公共管理學科體系中廣泛融合數據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知識與方法,通過理論與工具的迭代融合,探尋數字時代公共管理研究的新領域、新議題、新方法。例如,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將顯著改變公共管理的研究領域,或在以往公共管理關於組織、資源與政策的討論中,新增關於數據治理、數據與組織交互、人機互動等新議題;自然語言學習、深度神經網絡、多智能體仿真等將顯著改變公共管理研究能力,對政策文本、公共話語、微觀博弈過程等複雜素材和場景實現精準刻畫,這將大大擴展公共管理研究的議題豐富性和場域多元性;人工智能生成式大模型的應用,可能讓數字技術超越其工具屬性成為治理主體,為數字時代公共管理開辟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在學術層面,倡導和激勵有組織的公共管理研究,充分結合當下中國日新月異的公共管理實踐,推動概念、理論和方法創新。範式革命的最終體現在學術體系革新。概念、理論和方法是學術研究和學術體系的基本組成單位。建構數字時代公共管理自主知識體系,需要充分認識到當下及未來公共管理實踐的超複雜性與多樣性,尤其是數字技術與公共管理的深度融合,帶來了物理空間、社會空間、數字空間組成的複雜場景,也帶來了個體、組織、數據等多元主體關係的複雜交織。這些顛覆性改變將觸發哲學思想、科學理論、工程設計等多維度、多層次的全新研究需要。因此,亟須在公共管理研究領域推動建立有組織的科研模式,通過培育創新團隊、建設基礎理論研究基地等,探索公共管理的理論創新和工具方法創新。同時,引入工程思維,探索公共管理工程實驗室等科學理論與應用實踐的銜接平台,推動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發展。

  在話語層面,深入挖掘中國公共管理的原創性完整性敘述,面向全人類、面向未來講好中國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在嚴格意義上,中國自主公共管理知識體系並不能狹義地理解為中國的公共管理知識,而是公共管理知識的中國類型。中國公共管理自主知識體系必須建立在全球公共管理普遍知識之中。因此,建構公共管理自主知識體系,需要深入中國公共管理的當下與歷史實踐,挖掘其中體現主體性、本土性的中國概念,形成關於中國公共管理的原創性完整性敘事;同時,需要基於現代傳播方式,充分考慮數字時代的發展態勢,形成面向全人類、面向未來的公共管理自主話語體系。當然,這些目標的實現,有賴於理論陣地的建立與拓展,以及傳播模態的更新與完善。為此,需要積極建設和發展中國公共管理期刊以及公共管理學術組織,提升基於本國語言與話語的理論建構和學術創新能力,更好地在國際上形成中國公共管理的理論陣地;另一方面,充分結合數字時代傳播的新特徵,積極運用AR、VR等新技術,構建虛擬互動的多模態傳播形式,讓公共管理知識的中國類型更好地融入乃至引領全球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建構數字時代公共管理自主知識體系,還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國公共管理案例庫、數據庫,推動本土化教材體系建設,並結合數字時代新特徵,優化公共管理人才的全生命周期自主培養體系。教材自主是推動學科自主、學術自主、話語自主的基礎性工作。建構數字時代公共管理自主知識體系需要深入挖掘數字治理方面具有原創性、引領性的前沿案例,同時,建設一系列具有實踐與理論重要性,且體現數字時代中國公共管理實踐特徵的數據庫,為公共管理自主教材體系建設提供優質、豐富的素材資源。在自主教材體系的基礎上,著力打造政產社學研多元參與的開放式公共管理教育平台,推動公共管理育人方式從知識型教育向理論型、實踐型、創新型並重的教育模式轉變;堅持適應時代與引領時代的標準,形成基於中國公共管理實踐需要的人才培養鏈,將經典理論、當下需求和未來引領的內容充分融入全周期人才培養過程之中,為數字時代公共管理實踐提供豐富的人才資源。

  數字時代的到來猶如一場壯麗日出,一下子照亮了新世界的形象。數字時代的公共管理將是型塑這個時代特徵的重要變量。當代中國的數字發展,提供了建構公共管理自主知識體系的基礎。它的加快推進與成功確立,將為中國當下及未來的發展與治理,為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更大成功提供重要支撐,也將成為數字時代中國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支點,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鬱建興(浙江工商大學黨委書記、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黃飈(浙江大學社會治理研究院秘書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