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小微內生動力
金融服務小微,不只是“給錢”。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某種程度上,比融資更重要的是小微企業的自身能力建設。小微企業能否經營好,最終靠的是企業的管理者、治理結構、產品服務以及商業模式。
幫助小微企業“強身健體”的必要性日益凸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受訪的多家商業銀行負責人均提到了“開門辦普惠”模式。也就是說,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要強化與中小微企業管理部門、大型交易平台的合作,將金融服務無縫嵌入小微企業的日常經營中,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融智、融商”綜合服務,增強其發展、完善的內生動力。
搭建服務平台,這也是監管部門出台的文件中明確提出的要求。《通知》要求,加強協同聯動,各銀行保險機構可主動對接產業政策、科技政策、財政政策、社會政策,結合當地實際構建“金融+”服務機制,將政府引導、政策支持、金融資源合力轉化為小微企業的發展動能。
“中小微企業的‘向陽生長’得益於政、銀、企、研各界的共同發力。”劉建軍說,要堅持價值共享,打造金融“全”生態。具體來看,郵儲銀行發揮中國郵政在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四流合一”方面的優勢,正在重點打造特色普惠金融生態圈。
著力拓展多方合作之餘,商業銀行自身也在不斷豐富綜合服務的內涵,不僅為小微企業融資,還為其融智、融商。“我們深入開展了多項活動,如工銀普惠行、萬家小微成長計劃等,為企業提供融資、結算、代發、咨詢等多元化服務。”段紅濤說,在“融商”方面,工商銀行搭建了跨境撮合服務平台,幫助小微企業接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目前已有75個國家和地區的24.5萬多家企業入駐該平台,並開展了1.7萬多項業務對接。“這個產品也榮獲了金磚國家可持續發展目標解決方案的優秀獎。”
下一步,幫助小微企業“強身健體”的著力點還有哪些?小微企業自身的數字化轉型是方向之一。“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驅動下,全國科技創新活躍,數字經濟發展前景巨大,這些都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認為,歐美國家的現代化是在工業時代,中國的現代化是在數字時代,中小微企業擔當了更為重要的角色。
需要注意的是,小微企業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還應關注自身的“金融健康”問題,有效平衡合理負債與信用風險之間的關係。“建議推動金融機構將‘金融健康’理念融入產品設計和服務體系,將提升客戶的金融健康水平作為經營的重要目標之一。”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副局長尹優平說,最終要實現金融機構經營穩健、客戶金融健康的“雙贏”,更好地走出一條普惠金融“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