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培育未來產業競爭優勢
http://www.CRNTT.com   2023-05-29 08:23:02


   
  加快構建長效機制
  
  文章指出,未來產業是引領重大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及其新產品、新業態所形成的產業,具有高成長性、戰略性、先導性等特徵。發揮產業政策引導作用,需要構建長效機制,立足供給和需求更好對接,加快培育未來產業的競爭優勢。
  
  第一,發揮場景創新作用。產業創新存在多種範式,如線性型、非線性型、反饋型、循環型等。隨著對創新規律認識的深入,經濟活動複雜性不斷增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創新的範式也在不斷演進,循環型創新變得越來越普遍,知識生產、技術創新、產業創新之間越來越呈現出相互作用、協同聯動的螺旋式循環升級特徵,這是技術創新和發展的規律使然。技術的發展不僅需要創造條件促使這項技術被發明出來,而且需要持續不斷地推動技術應用與擴散。然而,新技術的應用與擴散往往會遇到用戶需求短缺的障礙。為了擴大新技術需求市場,政府通常會實施政府採購、對用戶進行補貼等措施。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對市場失靈的彌補作用,但由於其存在鏈條過長、用戶對技術創新參與度低、創新主體互動頻率不高等問題,使得技術創新迭代進程受到局限。場景創新能夠有效克服這一局限。場景創新以新技術的創造性應用為導向,以供需聯動為路徑,通過創新鏈的短鏈化、多元創新主體的空間密集化,使知識生產、技術開發應用和產業化市場化形成非線性、網絡狀、循環化的創新環路,推動教育—科技—產業加速循環,實現新技術迭代升級和產業快速發展。當前,場景創新在中國呈加速發展勢頭,但需不斷優化場景創新實踐。應加強示範場景創新建設,發揮其引領作用,建立多樣化場景實現機制和場景動態調整機制。加強虛擬創新平台建設,壓縮創新鏈主體的時空距離,使各類創新主體,包括政府、大學、科研機構、企業乃至用戶等,通過虛擬空間開展跨時空、跨領域的協同創新。
  
  第二,深化分工協作關係。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是經濟持續增長的源泉,也是推動未來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內生力量。專業化分工有利於節省學習成本,增加整個社會獲得知識和積累知識的速度;專業化分工能夠增加多樣性,有利於組合式創新範式的形成;專業化分工可以內生地創造新需求,推動需求規模擴大,實現需求和供給相互促進;專業化分工帶來的多樣性,可以更好滿足消費者的多樣性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消費者邊際效用遞減的約束。應優化產業分工協作關係,積極破除阻礙深化分工合作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降低交易成本。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為產業分工協作提供空間載體。嚴格保護所有者合法權益,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為專業化分工協作提供體制機制激勵。大力提倡契約精神,提升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水平,為分工協作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第三,健全創新體系。組織和制度創新對培育和發展未來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於未來產業具有較大不確定性,需要各類產業新技術、新要素、新主體協同配合,利用政產學研用等多方互動形成新的創新鏈。通過設立創新組織,特別是跨學科的新型創新組織,以交叉學科研究創造新的知識、技術,可以孵化出新的未來產業。要積極探索未來產業的組織和制度創新模式,加快構建包含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品生產、市場推廣在內的全產業鏈創新組織。此外,未來產業是以前沿創新為支撐的產業,一個國家要處於國際創新的最前沿,就必須利用好國際科技資源,建立全球創新網絡,實行開放式創新。在推動開放式創新的同時,要處理好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開放式創新的關係,實行一體化部署,既要通過開放式創新推動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更要通過關鍵領域的原始創新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發揮原始創新對集成式創新和開放式創新水平提升的撬動作用。
  
  一般而言,未來產業是高風險產業,過高的風險會抑制創新,會使企業變得更加厭惡風險,阻礙企業進行風險較大的創新投資。為了避免出現這一問題,可以採取分攤風險成本、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領域支持力度等措施。同時,要充分發揮風險投資企業在風險分散、市場篩選、產業培育、激勵創新中的作用,加速技術、人才和金融等要素的有效匹配,不斷提高資源的動態配置效率,推動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