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嚴防“蠅貪蟻腐”蠶食農村集體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3-05-29 09:32:59


 
  “二人私自制定、發放工資問題,嚴重損害了村民和村集體利益。”酉陽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日前,該縣紀委監委正結合包括此案例在內的10起違紀違法案例,在全縣開展警示教育和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

  當前,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正在持續推進,各地採取嚴的措施,從嚴查處並通報曝光了一批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其中,不乏蠶食農村集體經濟利益現象。這些問題既影響鄉村振興成效,也降低了群眾的獲得感。

  記者梳理發現,“蠅貪蟻腐”蠶食農村集體經濟問題,從人員構成看,村幹部群體是高發人群;從涉案金額看,普遍呈現出涉案金額不大,但頻次高、時間長的特點;從違紀手段看,有的黨員幹部直接在賬目收支上動手腳,有的在工資補助上費心思,有的違規低價出租村集體資產並從中謀利……手段相對簡單,卻又能屢屢得手。

  “村幹部少寫一個‘0’,就把集體的錢揣到自己腰包裡了。”江西省安福縣橫龍鎮紀委有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查辦一起村幹部非法占有村集體經濟問題期間,發現盆形村村幹部鐘某收取村民楊某集體山場租金26000元,做賬時只是將其中2600元入了村集體賬目。餘款23400元被鐘某轉入私人賬戶,據為己有並用作個人消費。

  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委巡察組在黃巷街道莊前村開展巡察時,接到多個商家反映同面積的門面房租賃價格相差較大的問題。實地核查時,巡察組還發現資產統計表中登記為“空置”的門面房,實際已被某酒店租賃用作倉庫等問題。梁溪區紀委監委收到問題線索後發現,莊前村村幹部陳某利用職權將村級集體資產租金調低或以租不出去為由免費給他人使用,並以此向承租人索要好處。

  農村集體經濟領域發生貪腐現象,既有部分基層黨員幹部紀法意識淡薄的原因,也有個別地區規章制度不嚴、監督責任淡化的因素。重慶市涪陵區紀委監委有關人員介紹,近年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逐步規範,但一些集體經濟項目需要村幹部集體收取、暫時保管、分類發放資金款項等,侵占挪用、坐收坐支等風險仍然存在。

  推動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紀檢監察機關以強有力的監督執紀清除“攔路虎”“絆腳石”。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強化基層監督促進鄉村治理,在加強對村幹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監督管理的同時,也加強對重點項目、重大資金、重要環節的監督檢查,看住國家資產、集體財產,維護群眾權益。

  為破解監督人手不足、監督不夠有力、存在監管漏洞和廉政風險等問題,福建省石獅市紀委監委發揮片區一體化作用,建立健全“室組地”聯動協作機制,強化日常監督及問題線索辦理深度合作,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專項監督。針對群眾反映的寶蓋鎮某村幹部有關“三資”管理的問題線索,該市紀委監委第一片區加強統籌協調,整合紀檢監察室、駐農業系統紀檢監察組、寶蓋鎮紀委等力量,發現該村多年來村集體資產資源租賃管理鬆散、租金收繳不力現象。第一片區推動邊查邊改,督促該村收回被侵占租金收益近30萬元,並將2名村幹部不正確履職的問題線索交由寶蓋鎮紀委辦理。目前,兩人已受到相應處理。

  重慶市涪陵區紀委監委圍繞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不規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貫通融合紀巡審聯動、提級監督、交叉檢查等方式,清理並推動坐收坐支、侵占挪用、台賬不清、違規借用等300餘個問題有效整改,從中發現問題線索39件,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4人。推動有關部門研究出台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指導意見,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辦法等財務管理、資產資源登記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切實保障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