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尹錫悅試圖“擁核”看美韓日軍事同盟合體
http://www.CRNTT.com   2023-07-28 00:12:53


 
  值得強調的現實,一是,朝鮮核彈頭已經完成了小型化。朝中社發表的金正恩“指導”核武器兵器化事業的照片可見,命名為“火山-31”型戰術核彈頭首次曝光。據韓方核武專家推斷,“火山-31”彈頭直徑約40釐米至50釐米,長約90釐米,爆炸威力約1萬噸TNT,可供多種載具發射,包括中短程導彈,一般轟炸機,還有大口徑火箭炮。二是,韓國和美國已經承認朝鮮的長程、中程和短程彈道,已經可以用於實戰。2022年,朝鮮一年試射了近百次導彈,像日本一些愚蠢的分析家認為,那是對美韓演習的反應的政治姿態,然而,實際上平壤在“核載具”實戰化取得長足的進步。除了上面提到的“火星-18”洲際導彈可以攻擊美國本土,以及“火星8”有強大的突防能力。還不可不提的是,2023年2月,朝軍首次曝光口徑為600毫米的超大型火箭炮,發射了2枚火箭彈,當時即聲稱可發射核彈,但是國際軍事界衹相信朝軍已有大口徑火箭炮,但是不信朝方核彈小型化的已經成功。隨後,平壤發放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視察“火山-31”型戰術核彈頭照片。此外,朝鮮還聲稱,已成功研製可載核無人潛艇“海嘯-1號”,稱可在水底最長航行41小時27分,具有非常隱蔽的攻擊能力。目前,基本無人再懷疑朝鮮核武已經實戰化。故此,目前尹錫悅改變文在寅的促使北方“棄核”路線,就韓國利益而言,也是一張臭牌,不能不懷疑尹錫悅為了扭轉一直下滑的民望而走“核冒險”路線。尹錫悅上任之初,有52%的施政滿意度。不過在執政三個月後,支持率就跌到24%,與前任文在寅上任三個月支持率有70%相比明顯落差太大。

  三、矛頭指向中國有何涵義

  尹錫悅在解釋他的“擁核”政策時,還非常無厘頭地將矛頭指向中國,指稱中國沒有嚴格執行聯合國的制裁朝鮮的決議,所以韓國也沒有辦法衹好自己製造核武。他在哈佛大學表示,之所以朝鮮不斷違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升級核武技術,原因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安理會理事國應對不力,令朝方核威脅進一步具體化。惟他強調韓方一直致力基於相互尊重的精神,尋求與中方建立追求共同利益的雙邊關係。

  眾所周知,中國在朝鮮半島的政策一向光明磊落,一直主張“棄核”和“建立和平機制”雙軌而行。無疑,這是最符合各方的利益的舉措,可是美國一直實行的是搞亂半島以牽制中國的戰略,所以“六方會談”才無疾而終。本來,朝鮮半島形成“五對一”的棄核格局,就拿原來“朝核六方會談”,原來中美俄日韓,都站在一邊,勸平壤“棄核”,求得半島“永久和平”。但是,美國永遠是使壞的一方,即使朝鮮炸毀了豐溪里核試驗場,特朗普也說翻臉就翻臉,撕毀與平壤的默契。於是,“六方會談”再也不會有了。

  在俄烏衝突發生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發展,歐洲的格局變了,全球的格局也在變,亞洲和東亞的格局實際上也不得不變。尹錫悅上台後改變了文在寅的路線就是變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朝鮮半島原來“棄核”的“五對一”格局也隨之變化。美國與俄羅斯的對抗上升為首要地位,同時美國也加大對華遏制力度,拜登繼續了特朗普與金正恩和談破裂之後的對朝壓制路線,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但恢復了特朗普曾經叫停的美韓聯合軍事實兵演習,而且構築“美韓日”三邊軍事同盟,對平壤升級軍事威脅。在這種新形勢下,不少亞洲觀察家都認為,中國可能會改變對朝韓“等距離外交”的政策,要“以朝制美”;對東京岸田政府熱衷加入美國的對華包圍圈,也必然增加反對力度。然而,實際上,北京還是從本地區安全與發展的大局出發,非常耐心勸說日韓不要一頭走到黑,完全被美國當槍使。遺憾的是,尹錫悅似乎完全失去獨立自主性,美國叫他往東他一點也不敢往西,他對華不友好路線,不但體現在朝核問題上,而且在台灣問題,在晶片技術等方面也都甘願被美國當槍使。甚至進一步滑向如同日本一般的成為美國遏華的印太戰略的鷹犬。

  四、美韓美日軍事同盟

  構築新的“美韓日”三邊關係,核心是要使原來兩個分別獨立的美韓軍事同盟和美日軍事同盟合體,這是拜登政府發展“印太戰略”的重要一環,尤其在俄烏戰事之後。在歐洲,美國強化北約對抗俄羅斯,事實上美國加速北約東擴就是俄烏戰事的導火索。那麼,在亞洲,美國更視中國為未來最大的威脅,需要強化特朗普留下來的“印太戰略”。需要強調是,特朗普的“印太戰略”,是日本的安倍首先提出而被美國政府接過去,印度成為這一戰略的重要的“一頭”,日本是“另一頭”,可是俄烏衝突發生後印度因為與俄羅斯的歷史淵源和現實利益的鏈接,並非完全聽美國的,相反顯示美國“難以扳倒”的獨立性,既不在政治上譴責俄羅斯,更是加大對俄羅斯能源的進口得利。同時,新德里還明智地修復與北京的關係,沒有因為邊界的糾紛而滑向谷底。故此,實際上使美國的“印太戰略”大大削弱。這,也就逼得美國不得不將重點轉向美韓美日軍事同盟合體。

  然而,美韓美日軍事同盟合體,存在結構性矛盾。如果說當下的尹錫悅政權是“媚日”的,實行的是對日“屈辱外交”,那麼,他的前任文在寅則是反日的。文在寅任內,二戰強徵勞工賠償問題,韓國的最高法院判決韓國被強徵勞工勝訴,支持4名二戰時期遭日本強徵的韓國勞工的索賠權,判決涉事日本企業向每名原告賠償1億韓元(約合8.8萬美元)。其理由認為,日方駁回原告請求的依據是以日本1910年至1945年對韓國的殖民統治合法為前提,這有悖於韓國憲法。大法院認定,韓日之間1965年恢復邦交正常化時簽署的協定並不妨礙個人索賠請求權,同時認為涉事日本企業新日鐵住金公司對其前身企業的賠償和債務有法律責任。但是,當時的日本政府不接受,仍然認為日本對韓國的二戰賠償問題已經解決。之後,日本還對韓經濟制裁,對韓國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可是,到了尹錫悅手里,問題突然戲劇性解決,尹錫悅承諾賠償由韓國大企業支付。於是,韓日領導人互訪以及軍事合作接二連三發生。甚至,韓國也一改對日本排放核污水堅決反對的立場,派出代表到福島核電站視察,為日本排放核污水背書做準備。

  有人說,尹錫悅主要是從經濟層面考慮,因為日本封鎖對韓的主要晶片材料出口,影響到韓國的支柱產業的發展。可是,瞭解內情的人士指出,實際上日本禁運之後,韓國自行研製已獲得突破。這次戲劇性的“和解”,主要的推手就是美國。在美日韓三角關係中,將原來斷開的韓日一邊連上,那麼,美日韓安全一體化進程無疑會按下“快車鍵”加速前行。

  五、警惕美國放任日韓擁核

  問題是,既然尹錫悅如此聽話,拜登為何還要對其打禁核牌,使其訪美被譽為“投名狀”送足,回報卻一點也沒有呢?事實上,仔細分析美韓的《華盛頓宣言》,所謂的對韓國提供核保護傘的“延伸核威懾”機制,並不是新東西。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繼續真槍實彈保護韓國。1958年,美國甚至在韓部署戰術核武器,直到1991年才撤出。之後,提出了“延伸核威懾”的概念。這次,拜登衹是多了派美核潛艇停靠韓國,但是不會部署陸基核武,更不許韓國發展核武器。從軍事角度看,美國的核潛艇停韓國,與在大洋里游弋,效果是一樣的。衹是在形式上滿足了韓國要求美在韓重新部署戰術核武器心理需求而已,而實際上要防禦北方的核打擊還不如多提供韓國反導體系。

  因此,也有輿論認為,美國還是留了一手,要以“禁韓核牌”與北京交換。理據是,事實上這也是美國的一貫政策。在“六方會談”年代,美國就不斷要脅中俄,如不禁“朝核”他就放“韓核”甚至“日核”。如今,布林肯一直要求重新安排訪華。筆者也預判,如果他能如願訪華,朝鮮半島局勢也必定是他要談的,“禁韓核牌”和“禁日核牌”也是他們認為可以拿得出手的交換條件。他可能還是玩老一套,用禁“韓核”和“日核”來壓北京對金正恩制裁。

  自然,中國不會吃這一套。事實上,美國對日韓也不放心,拜登政府也絕對不會同意韓日“擁核”。在表面上,美國還必須遵守全球禁核的“核不擴散條約”。實際上,美國目前在韓日都有駐軍,而實際上這兩個國家的民眾的主流都反對美國殖民式的駐軍,五角大樓非常擔心一旦韓日都擁有了核武而無須美國的核保護傘時更有充分理由排除美國駐軍。一旦美國同意韓國擁核,那麼日本就是跟上。所以,拜登政府打出的“禁韓核牌”和“禁日核牌”一樣,都是要拴緊這兩隻“鷹犬”。

  不過,要強調的是,“禁”,也是可變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加速發展,俄烏戰事目前俄羅斯佔據上風。莫斯科不但在前線穩定了烏東四州和克里米亞的陣線,而且國內經濟不但沒有垮,反而在世界GDP的排名上升,從2021年的第11位躍升到第八位,超越義大利、加拿大,而韓國則跌出十大。還有,朝鮮的核技術上升勢頭猛烈。再就是,中國疫後復甦顯現強勁勢頭,相反,美國內外交困,債務危機和經濟滯脹疊加。因此,不排除未來美國鑒於惡劣的形勢而孤注一擲,打出允許“韓核”以及“日核”的牌。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士,需要極度關注。

  不過,回到當下,筆者認為,美韓美日軍事同盟真的要合體,並不容易。日韓的矛盾,是結構性的。在尹錫悅先行對日“屈辱外交”之後,韓國方面很希望岸田文雄的回訪,對當年殖民韓國深切道歉,也令尹錫悅好下台。自然尹錫悅是不敢讓岸田“謝罪”,但是也一直運作岸田訪韓時認真就日本對韓國殖民和二戰期間對韓國人民徵兵、做慰安婦及勞工等壓榨罪行做出像樣的道歉,如果岸田能夠做出像樣道歉,那麼尹錫悅也有個交代。然而,岸田衹是給了一句“心痛”,岸田衹是說,“在想到日本殖民朝鮮半島時期當地人民的苦難遭遇時他感到心痛”。這,在在說明日本人始終對二戰侵略罪行不能像德國那樣做出徹底的清算,韓國人當然不會答應。

  如所周知,由於日本殖民朝鮮半島時,殘酷殺害了太多人民,朝鮮半島南北兩邊都對日本抱有“血海深仇”,韓國方面即使再右的政府,都要靠反日凝聚支持度,從沒有尹錫悅般媚日態度。同時,在經濟層面,事實上目前韓日經濟的競爭面遠大於合作面。韓國原來遠落後與日本,但是,如今在造船、半導體、家電等多個領域都超越了日本。所以,在因為勞工賠償問題上日本政府制裁韓國,日本經濟界都支持。甚至在競爭中國市場的份額上,韓日也打得不可開交。實際上,韓國家電和晶片在中國市場份額遠超日本,而韓國的現代汽車則被中國的日系車打得灰飛煙滅。重要的是,尹錫悅當下的媚日政策,在國內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因此他的民望低迷,如果他要升高支持度就有可能調整政策。再就是,韓國總統五年一換,這就為韓日關係埋下極大的不確定性。

  另外,經濟是政治的基礎。當下,有個有趣“東亞之問”:韓國和日本,誰先倒下?表面上看,韓國下滑的速度快,日本“迷失”的時間長。今年4月,韓國出口同比降14.2% ,出現26.2億美元逆差,連續14個月現貿易逆差。這是韓國1995年1月以來,貿易逆差持續時間創第二長的紀錄。重要的是,韓國今年首季對華出口降近三成。而日本呢,已經“迷失了30年”還要繼續迷失。日本GDP最高曾達到6萬億美元,而今衹剩下4萬多億,跌去三分之一。奇怪的是,韓國和日本本來都很清楚,市場在中國。可是,現在尹錫悅和岸田都走“倚美抗華軍事冒險路線”。岸田要在五年內將日本軍費翻倍,可是錢從何來?尹錫悅失去了文在寅營造的南北和解的好局面,對華也走歪了路,損失了重要的中國市場。可以說,日韓兩國越發“倚美抗華”,兩國的經濟越發走下坡。搞“美韓日”同盟,是沒有前途的;“倚美抗華”,更是自尋死路。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6月號,總第306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