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了全面部署,強調“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鄉村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依托鄉村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發展起來的鄉村旅遊是鄉村特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民日報發表華僑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周春梅文章表示,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立足鄉村特色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不斷提高鄉村旅遊發展質量,讓鄉村旅遊越來越紅火,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文章提出,堅持規劃引領。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要從鄉村實際和旅遊市場需求出發,堅持規劃引領,優化鄉村旅遊區域整體布局。鄉村旅遊發展規劃既要落實國土空間規劃有關要求,切實嚴格保護耕地;又要符合當地實際,強化鄉土風情、鄉居風貌和文化傳承,尊重村民發展意願。積極探索以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為引領的“多規合一”,逐步完善“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專項規劃”規劃體系。鄉村旅遊發展規劃要注重優化鄉村旅遊區域整體布局,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禀賦和其他條件進行科學規劃,有針對性地開發符合鄉村實際和市場需求的旅遊產品,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打造鄉村旅遊目的地,促進鄉村旅遊規模化、集群化發展。
完善基礎設施。“食、住、行、游、購、娛”是旅遊六要素,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要從這六要素入手,提升硬件配套設施和服務水平。要按照“惠民生、補短板”要求,完善農村的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注重創意,建設好、設置好具有鄉土、鄉趣、鄉愁特點的標識牌、導覽圖、服務中心、停車場、衛生廁所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發揮好智慧平台數據的作用,深入研究遊客網上評價和投訴等信息,從中發現問題,有效分析評價鄉村旅遊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有的放矢解決好包括基礎設施在內的問題,不斷提高鄉村旅遊質量。
重視文化特色。鄉村文化是鄉村的重要特色,發展鄉村旅遊要推進農旅融合、文旅融合,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產品。可以從鄉村文化資源中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特色標識,比如,從有形的文物古跡、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築、農業遺跡、灌溉工程遺產中找好“聚焦點”,從無形的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間文化、優秀農耕文化、傳統手工藝、優秀戲曲曲藝中找到“閃光點”,進而真正讓那些能夠代表鄉村的特色文化凸顯出來。要重視文化符號設計與營銷,通過開發高市場識別度的符號化的旅遊產品,讓文化表達通過旅遊產品體驗傳遞給遊客,打造特色鮮明的文化旅遊精品。
推進產業融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振興鄉村產業、提升農業競爭力、構築鄉村振興物質基礎的必然要求,是農業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徑。發展鄉村旅遊能夠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重要平台,延長農業產業鏈,有助於做好農產品深加工和鄉村老舊房屋改造,也可以實現文化創意產業、鄉村養老產業等在農村落地生根。一些地方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的實踐證明,利用鄉村旅遊推進產業融合,能夠把鄉村產業發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