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握製造業轉型升級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23-06-16 08:36:03


   
  二是基於產業生態的產業鏈掌控能力。對產業鏈的掌控能力決定了一個國家產業在全球生產格局中的地位。近年來,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各國參與全球分工的原則由原來的效率優先轉變為效率與安全並重,全球產業鏈面臨重構。從一個國家的角度看,產業鏈掌控力源於本國重要產業以及這些產業所處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水平,這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生產企業、上下游供應商和服務商、研發機構、生產性服務企業等構成了一國的產業生態。在這方面,中國製造業需要補足重要產業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短板,通過提升產業自主可控水平、完善產業生態來保障產業鏈暢通和製造業穩定健康發展。
  
  三是基於科技創新的產業引領能力。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新的顛覆性技術不斷湧現、成熟、應用、擴散,進而催生新產業新產品。在這些前沿技術及其所形成的新興產業領域,世界各國處於相似的起跑線上,在技術路線、應用場景、產業化實踐等方面都面臨高度不確定性,這為後發國家提供了趕超機遇。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能培育壯大經濟增長新動能,搶占今後一個時期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可以通過在新賽道和重要產業鏈上建立領先優勢來增強產業鏈安全。因此,中國製造業需要通過強化科技創新,提升對新興產業的引領能力。
  
  四是基於關鍵要素的價值獲取能力。生產要素是任何一個產業最上游的競爭條件。初級生產要素是先天得來或只需要少量投資就能獲得的,供給一般非常豐富,因而以初級生產要素為主要投入的企業,其溢價能力較弱,只能獲得微薄的利潤。高級生產要素的獲取具有較高門檻,需要經過持續投資、開發而獲得,能夠提供充裕的高級生產要素的國家以及掌握高級生產要素的企業比較有限,因而以高級生產要素為主要投入的企業,其溢價能力很強,增加值率和利潤率較高。製造業的產業結構需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升級,產業發展要從以初級生產要素投入為主轉向以高級生產要素投入為主。隨著數字技術與製造業融合不斷深入,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要高度重視製造業及相關領域數據的生產、傳輸、儲存、交易、加工、利用,通過對數據要素的開發和掌控,增強製造業的競爭力、價值鏈掌控力和價值獲取能力。
  
  瞄准重點領域發力
  
  文章認為,中國製造業升級需多頭並進,兼顧增強傳統產業競爭力、促進高技術產業做強做優以及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增強傳統優勢產業競爭力。積極應對生產成本上漲,既要抓住數字技術不斷成熟且向製造業擴散應用的機會,加快機器人化生產裝備、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製造業各細分行業與環節的應用,又要根據中國地區間要素禀賦異質性大的特點,促進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環節從東部地區向要素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區轉移,盡可能保持中國勞動密集型制成品的成本競爭力。同時,通過改進產品設計、優化生產工藝、加強營銷傳播,生產和銷售質量更優、品牌影響更大的中高端產品,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優化工藝流程,調整能源結構,協同推動綠色化數字化轉型。
  
  促進高技術產業做強做優。高技術產業增速快於製造業平均水平,在中國製造業結構中的比重呈不斷提高趨勢,但在技術水平和結構上依然存在短板。對此,要擴大中間產品的供給能力,通過加大基礎研究和產業共性研究的投入,向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更高的中間產品領域攀升;提高終端產品的技術水平,全面增強終端產品的開發設計、生產製造等方面能力,全方位提升產品性能;增強複雜產品的集成能力,提高產品架構的開發設計能力,增強對全球供應鏈中原材料、零部件等供應商的吸引力,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生態。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加快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用好超大規模人口、國土空間、經濟體量和超大規模市場等方面優勢,推動技術突破和迭代升級,推進數字技術、生物技術、綠色低碳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中市場前景好、增長速度快的細分市場做大規模、提升水平。前瞻謀劃未來產業,應綜合技術發展階段和應用前景進行研判,選擇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景巨大、具有基礎性影響的領域進行前瞻布局,通過在研發投入、應用場景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技術突破,推動未來產業的形成及其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