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楊濤司長介紹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情況
http://www.CRNTT.com   2023-06-22 10:00:36


 
  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會見,就中美關係、台灣問題、科技打壓等涉及中方核心關切的重大問題表明立場。6月18日,秦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會談,就中美關係、台灣問題、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等廣泛議題進行溝通。有關會見會談是坦誠、深入、建設性的。

  一是講清了當前中美關係困局的症結所在。當前中美關係處在建交以來最低谷,這種狀況不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期待。導致中美關係陷入低谷的根源在於,美方抱持錯誤的對華認知,制定錯誤的對華政策。

  二是指出了中美關係歷經波折,美方有必要深刻反思。美方應秉持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與中方相向而行,維護好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冷靜、專業、理性處理意外偶發事件,共同管控分歧,避免戰略意外。應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巴厘島會晤共識,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重回正軌。

  三是提出了穩定中美關係的方向和路徑。中國對美政策始終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致力於構建穩定、可預期、建設性的中美關係。中美雙方要以對人民、對歷史、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扭轉中美關係螺旋式下滑,推動重回健康穩定軌道,共同找到中美在新時期的正確相處之道。當務之急是把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共識真正落到實處,根本遵循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這也應該是雙方共同堅持的精神、共同守住的底線、共同追求的目標。

  四是闡釋了中國發展振興的歷史邏輯和必然趨勢,介紹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徵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豐富內涵,敦促美方不要拿國強必霸的模板來鏡像中國,不要用西方傳統大國走過的軌跡來誤判中國。

  五是重申了中方在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上的底線紅線。中方在台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科技打壓等問題上闡明嚴正立場,提出明確要求。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最重大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風險。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明確反對“台獨”。要求美方停止炒作“中國威脅論”,取消對華非法單邊制裁,放棄對中國科技發展打壓,不得肆意干涉中國的內政。

  楊濤介紹了雙方達成的積極共識和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雙方同意落實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時確定的共識,回到會晤確定的議程。雙方同意按照兩國元首共識保持高層交往,布林肯國務卿邀請秦剛國務委員訪美,秦剛國務委員表示願在雙方方便時訪美。雙方同意繼續推進中美關係指導原則磋商。雙方願繼續推進中美聯合工作組磋商,解決中美關係中的具體問題。雙方同意鼓勵擴大兩國人文和教育交流,均致力於增加中美之間的客運航班,歡迎更多對方國家學生、學者、工商界人士互訪,願為此提供支持和便利。

  楊濤回答了記者提問。

  關於台灣問題,楊濤表示,台灣問題歷來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的問題。美國在一個中國問題上作出過明確承諾,承認世界上衹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些承諾清清楚楚體現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之中,也意味著美方承認台海真正的現狀,那就是世界上衹有一個中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美方叫“一中政策”。美國的“一中政策”本來是幹乾淨淨的,只用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作定語,但後來定語越來越多,先後加上了“與台灣關係法”、“對台六項保證”。不論是“與台灣關係法”,還是“對台六項保證”,都是美方單方面炮製出來的,不是中美雙方共識,中方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不予承認。美國現在還有一個動向,將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同“一中政策”相關聯,作為“一中政策”的核心內容。這不是對美方對華承諾的重申和堅持,而是篡改。

  關於涉疆、涉藏、涉港問題,楊濤表示,涉疆、涉藏、涉港問題不是什麼人權、宗教、民族問題,而是涉及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的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關係中國核心利益,不容外部干涉。

  關於民主和人權,楊濤表示,民主和人權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我們對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和中國的人權事業進步充滿信心,同時主張各國都有權走符合本國國情的民主、人權道路。各國對民主和人權有不同的實踐,可以相互交流借鑒、共同提高,但不能對別國指手畫腳,甚至借民主和人權干涉中國內政。

  關於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楊濤表示,習近平主席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初衷,就是最大程度凝聚國際團結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的公約數。中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是當前國際秩序的創立者和維護者,也是受益者,我們為什麼要改變現有國際秩序?有些人總是在說“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那是基於什麼規則?如果是《聯合國憲章》,中方沒有問題,如果只是少數國家制定的規則,和許多國家一樣,中方難以苟同。

  關於“去風險”,楊濤表示,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什麼是風險?風險來自哪?中國向世界注入的是穩定性、確定性和正能量,怎麼就成了風險?不管怎麼包裝,美方的“去風險”仍是“脫鈎斷鏈”,本質上是“去中國化”,最終是去機遇、去合作、去穩定、去發展,不僅解決不了美國自身的問題,還會反噬自身,拖累世界。中美應該從人類福祉出發,共同引領全球合作,應對全球風險。

  關於溝通,楊濤表示,中方從來不排斥溝通。關鍵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溝通?能不能達到效果?溝通首先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溝通也要有效果,不能為了溝通而溝通,不能只尋求解決自身關切,而忽視對方關切,不能只是說歸說、做歸做。中方願本著相互尊重精神,開展建設性溝通對話,美方也要展現誠意,拿出行動。穩定中美關係,需要中美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

  關於中美兩軍關係,楊濤表示,當前中美兩軍關係面臨困難的原因,美方非常清楚,包括對中方的單邊制裁。美方應首先移除兩軍交流合作的障礙。

  關於所謂美國在華企業待遇問題,楊濤表示,美國在華有7萬多家企業。據美中貿委會統計,近90%是盈利的,大多數想繼續留在中國發展。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但同時,不管是中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在中國經營都要依法經營。

  關於南海問題,楊濤表示,美國不是南海爭議當事國。中方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主張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南海的航行飛越自由從來就不存在任何問題,倒是美國軍艦軍機打著“自由航行”的幌子,在中國周邊示強挑釁,推高了海空安全風險。如果美方真的關心南海穩定,希望避免意外,就應當停止對中國抵近偵察。

  關於烏克蘭危機,楊濤表示,中國的立場十分明確,也一以貫之,那就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應該”,“四個共同”和“三點思考”。這些是中方在處理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基本遵循,核心思想就是勸和促談、政治解決。中方支持一切有利於停火止戰和勸和促談的努力,將繼續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以自己的方式勸和促談,不會做拉偏架、火上澆油的事情,更不會趁機謀利。任何國家都不能強迫中方選邊站隊,更不得歪曲抹黑中方立場,對中國企業和個人的非法單邊制裁也要停止。如果真要選,中方選擇站在和平、勸和促談、政治解決一邊。一些國家要求中國不要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到底是誰在向衝突方提供武器,全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我們敦促有關國家停止拱火澆油,停止抹黑誣蔑中國。

  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國際電視台及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聯合早報》、《海峽時報》等媒體參加。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