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獲知自己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那天,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社會學教授周敏非常激動。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一般以自然科學家為主,周敏是今年當選的120名院士中唯一的社會學家,也是當選的9名華裔科學家中唯一的文科學者,由此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雙院士”。
樂觀面對不如意
幼時,周敏熱愛讀書,自學英語。16歲高中畢業後,她被分配到離家30多公裡的工廠子弟學校當中學老師。“當時交通不便,工廠地處珠江三角洲,河流遍布,還沒建橋,只能推著自行車乘坐小木船。”她很懷念那段經歷。
“我給自己定的目標一般不會太高。可一旦認定目標,就會全力以赴。”1977年高考恢複後,她認真准備3個多月,如願考上中山大學英語系。1982年本科畢業後,周敏被分配留校,在新成立的社會學系當助教。
1984年,周敏離開丈夫和不足10個月的兒子,孤身一人到美國求學。初到美國,她埋頭苦幹,克服語言文化障礙,勤工儉學。身邊的顯性和隱形歧視,周敏無暇顧及,“我坦然面對這些不如意,不讓它傷到我,也不讓它阻礙我追求自己的目標。”
周敏原本計劃讀一年半獲碩士學位後便回國。不過,她在碩士生資格考試中成績優異,分數超過了博士生資格分數綫。在導師的鼓勵和勸說下,周敏選擇留在美國讀博。
認准了就做下去<nextpage>
一次在紐約唐人街喝茶的偶然經歷,讓周敏對唐人街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當周敏提出博士論文以唐人街為選題時,導師最初是不同意的,他認為“唐人街在美國主流學界已經有了定論,再研究也很難有突破性的新結論”,可是周敏堅持做下去,“唐人街之所以能在美國經久不衰,背後必定有值得研究的特殊原因”。
周敏依靠粵語和其他方言以及親屬關系的便利走進了唐人街,一邊做研究,一邊打工掙錢補足自己的生活和研究費用。
最終,《唐人街》出版,開啓了美國移民社區研究的新方向。之後,周敏研究美國越南社區的成果,也獲得了學術界認可。從此,周敏基本確定了以亞裔移民及社區發展作為主要研究領域。
迄今為止,周敏共出版20本學術專著,發表210多篇學術論文。她論文的穀歌學術引用次數至2023年5月26日已達35200次。周敏發表的學術成果對有關海外華人社區和當代國際移民及後裔的研究發揮了積極作用。
繼續進行海外華人研究
2013年至2016年,周敏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陳六使講座教授、社會學系主任和華裔館館長。當時,她主要負責籌款事宜。在新加坡,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次與海外華人相關的活動,都會受到新加坡社會各方大力支持。對此,她十分感激,也因此結識了許多新加坡華人朋友。
新冠疫情前,周敏經常回中國,一是探望父母親友,二是與中國相關高校進行學術交流。最近,她正在進行有關中國和印度技術移民的研究,并計劃於今年12月回中國,推進一項與全球華人慈善行動相關的研究和培訓計劃。<nextpage>
周敏認為,海外華人研究意義深遠。海外華人對祖籍地和移居地兩地社會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歷史也是中國歷史、國際移民歷史以及移民移居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海外華人研究和國際關系議題也是緊密相連的。周敏表示,她將繼續從事海外華人相關研究活動,推動海外華人研究向更深層次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