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挖掘和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23-06-24 08:54:52


 
  城鄉數字鴻溝帶來“鄉村遲滯”,制約農村數字消費發展。近年來,農村老齡化加劇,青壯年人口持續流出,留存的農村人口難以提升數字素養,抑制了消費擴大。截至2022年6月,中國城鎮互聯網普及率為82.9%,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8.8%,相差24.1個百分點。相關調查顯示,2021年,農村居民的數字素養平均得分比城市居民低21.2分,農村居民電腦使用能力得分不足城市居民的50%。據調研,核銷、搶用消費券對農村居民來說難度很大,“領不到券”“消費者不會用電子券”等問題普遍存在,定點投放農村地區的消費券往往沒人領而被沉澱。

  農村居民消費能力不足,消費政策支持力度待加強。農村居民就業創業仍面臨一系列難題,一定程度制約了其消費能力持續提升。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用工需求逐漸從勞動型向技術型轉變,快遞、外賣等互聯網服務行業用工要求趨嚴,農村居民就業處於弱勢地位。農民工創業缺乏政策支持引導,成功率較低。再者,金融機構發展農村消費信貸風險大、成本高,積極性不高,農村居民提高消費能力的渠道狹窄。值得注意的是,縣城和中心鎮是承載農村居民消費的重要載體,許多縣城規模已經相當於中小城市,但無法按照城市標準在相關商業規劃、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方面獲得政策支持和指導。

  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的建議

  文章提出,首先,構建以縣城為中心、以城帶鄉的縣域消費網絡,豐富農村消費供給。加大對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商業街區改造等的投資,強化縣城商業綜合服務和對農村的輻射帶動能力。提高餐飲、文化娛樂、休閑康養等消費場所的質量,打造縣域新型文旅商業消費聚集區。健全連接縣城和村鎮的物流網絡,鼓勵發展縣鄉村一體化共同配送的集約化模式,保障縣城到農村的流通渠道暢通。推動鄉村小超市、便利店等便民服務點承接快遞代收代轉,支持鄉村自提點等農村終端物流設施建設。完善農村民宿和住宿的“吃、住、行、游、購、娛”配套服務設施,增加對農村地區有文化價值的老舊住房搶救、民宿設施建設等方面支持。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從景區拓展到全域,構建“外通內暢、通鄉達景”的旅遊交通網絡。

  其次,加大補貼支持力度,促進農村住行消費升級。鼓勵生產廠商和家電銷售企業開展“大家電安全使用年限提醒”活動,實施家電以舊換新和智能產品補貼計劃。發放農村家電安裝、調試、維修售後、物流配送等的服務補貼。加大對農村地區綠色建材、家居消費的補貼支持力度。支持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活動,對農村居民購買3.5噸以下載重貨車、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對居民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併購新車,給予補貼。支持加快完善加油、充電、維修等配套體系建設,支持充電樁運營企業適當下調充電服務費。

  第三,提高農村居民數字素養,充分激活農村數字消費。支持農村地區發展社區電商,依托互聯網平台整合一定範圍內的農村居民,開設零售小店或代理點,實行集中配送、社區內提貨。培育零售店店主或返鄉青年為社區電商的“團長”,負責組織居民線上下單、自提點理貨、提供售後等服務,幫助農村居民盡快適應習慣數字消費模式。此外,在建設數字平台過程中考慮農村的適用性,簡化數字平台使用流程,降低操作難度。加強培訓,提高農村居民數字技能水平,培養線上消費習慣。

  第四,加大對農村居民消費、企業布局農村消費市場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機構創新汽車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汽車消費金融服務支持力度。加大對農村綠色智能產品和家裝消費等新型和大宗消費的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下鄉的商貿、文化、旅遊等行業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增加免抵押、免擔保信用貸款投放。鼓勵傳統金融機構創新,開發適農金融產品,下放信貸權限。完善農村社會信用體系,探索農村信貸物權、信用、產權擔保新路徑。

  第五,強化農村居民職業培訓和創業支持。結合當地產業特色,分層、分類精準識別農民工培訓的需求,加強直播銷售、快遞物流等前沿應用行業的技能培訓,培訓補貼直達企業和培訓者。對於農民工創業給予稅收減免、貸款支持、創業補貼等政策優惠,設立返鄉農民工創業專項資金。成立創業指導咨詢小組,為創業者提供個性化和專業化服務,提高創業成功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