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http://www.CRNTT.com   2023-06-27 09:14:31


 
  另一方面,強化企業在引進與培育戰略科學家、基礎研究人才、應用研究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復合型人才的主體作用,帶動教育、科技創新和人才融合發展。支持科技骨幹企業與科研院校合作設立現代產業學院、科技商學院,打造以企業為中心的行業產研生態圈、職教生態圈和資源生態圈。依托國家級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以及新型研發機構等載體,以產業體系現代化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完善產業鏈高端核心人才、多學科交叉人才、數字化創新人才的引用育留機制。

  四、以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為抓手提高“四鏈”深度融合力

  企業是“四鏈”融合的關鍵主體。廣東不少科技企業正在通過開放創新資源,搭建數字化協同創新平台,與上下游企業、競爭對手、跨行業企業、科研院校、政府和服務機構等一道攻克核心技術、建立技術標準、實現創新價值。一是探索創新聯合體體制機制突破,支持企業間,企業與科研院校、新型研發機構等組建創新聯合體,實現科學研究、技術發展和產品創新鏈條的融通。二是建設從科技小微企業到領軍企業的成長生態及梯隊。發揮生態主導型企業的市場引領、平台支撐作用,集合產業鏈上生產、供需各環節的中小企業搭建產業創新生態圈。增強科技領軍企業前沿探索創新能力,以多樣化創新項目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在關鍵核心領域競爭中成為領航者、示範者、建設者。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參與重大創新活動,聯合突破核心技術。三是加大數字化技改力度,大力發展線上和線下並行、組織內部和外部協作、現實和虛擬交互的服務平台,促進企業治理、產業組織和創新體系變革。

  五、以“四鏈”融合生態環境建設為基礎提升全球創新資源配置力

  建設科技經濟社會、國內外互融互通的大環境,是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一方面,從制度建設著力,重視創新型政府和生態環境建設,健全生產要素配置的市場化機制。建立統籌推進“四鏈”融合的法規體系、管理體制、工作機制,強化制度創新供給。以數字政府2.0建設為牽引,持續深化創新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營造鼓勵創新的包容式社會環境。建立“四鏈”融合政策體系,健全支持企業開展原始創新、顛覆性創新的激勵政策,著力降低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創新成本和市場成本。

  另一方面,推進“四鏈”融合的制度型高水平對外開放。強化法治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信用體系、質量管理、科普宣傳等重點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探索包括人才開放、基礎研究開放、應用基礎研究開放、共性技術開放、開發試驗研究開放的全鏈條開放機制及實踐模式。支持產業主體聯合科研院校建設跨境創新鏈,深度嵌入全球創新網絡,參與全球科技創新標準制定、科技創新網絡建設、國際科技創新聯盟,厚植全球科技創新與發展優勢。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陳志明(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企業研究所副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