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綠金”挺“綠能” “兩綠”助“雙碳”
http://www.CRNTT.com   2023-06-28 15:14:37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是加速實現“雙碳”目標和有效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在寧夏、青海等地採訪瞭解到,當地的水電、光伏發電和風電等“綠色能量”正通過一條條“電力高速”持續向外輸送。

  而“綠色能量”離不開“綠色金融”的支持。既有人民銀行碳減排支持工具提供的低成本資金,也有金融機構量體裁衣打造的金融產品支持。金融機構積極布局,多層次市場持續發力,為綠色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政策助推

  “綠電”融資成本下行

  從青海省西寧市區出發驅車兩個多小時,到達位於黃河上游的李家峽水電站,記者在這裡看到,155米高的三圓心拱壩後方,水電站5號機擴機工程正有序進行。

  作為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青豫直流工程”)的重要調峰電源,國家電投黃河公司李家峽水電站5號機組和拉西瓦水電站4號機組主要配合光伏、風力發電間歇性電源運行,平抑風光電發電出力變幅,將新能源發電轉換為安全穩定的優質電源,實現青海清潔能源“打捆”輸出。如果以青豫直流工程每年為華中地區輸入清潔電量400億千瓦時計算,相當於替代原煤18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960萬噸。

  “在李家峽5號機組和拉西瓦水電站4號機組項目的建設中,金融機構提供了充足、穩定的低成本資金支持,為我們工作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國家電投黃河公司負責人介紹稱。記者採訪瞭解到,上述項目由興業銀行提供貸款支持,並享受人民銀行碳減排支持工具帶來的優惠。

  碳減排支持工具是人民銀行推出的一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放對象為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和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明確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三個重點減碳領域。

  “按照人民銀行要求,對於符合要求的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可按貸款本金的60%予以低成本資金支持,利率僅為1.75%,有效助推我們金融機構以更低的資金成本支持‘綠電’走向千家萬戶。”興業銀行西寧城東支行行長崔家銘表示。

  在日前舉行的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實現30/60目標需要“胡蘿蔔加大棒”。顯著提高排碳成本可以理解為“大棒”,適度提高則是“中棒”或“小棒”,而人民銀行設立的支持工具則是激勵機制中的“胡蘿蔔”。他還表示,人民銀行提供給金融機構的再貸款到期收回,金融機構向企業發放碳減排貸款自擔風險,這樣的“胡蘿蔔”激勵機制是適中的、市場化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末,碳減排支持工具餘額近4000億元,支持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約6700億元,帶動碳減排量超過1.5億噸。

  機制創新

  化“技術流”為“資金流”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引導,也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機制和產品創新。尤其對於綠色低碳領域一些擁有重大技術突破的科技企業,金融機構更是“量體裁衣”,提供專門服務。

  位於寧夏的銀川威力傳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力傳動”),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風電偏航減速器、風電變槳減速器等,截至2023年6月8日已擁有授權專利138項。“我公司正是通過‘技術流’評價體系獲得較高評分,高效快捷地拿到了興業銀行的流動資金貸款,解決了我們在發展中遇到的資金難題。”威力傳動財務總監李娜表示。

  據興業銀行銀川分行公司金融部副總經理殷嘉良介紹,在傳統信貸邏輯中,不少像威力傳動一樣的高新技術企業由於輕資產運營,缺乏抵押物,因此會在融資過程中遇到難題。為此,興業銀行通過深入調研,運用大數據風控技術,推出“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涵蓋8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著重考察企業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發明專利密集度、科研團隊實力等科技創新能力,銀行再根據指標分值,給予企業“技術流”評級。

  除了對科技企業“量體裁衣”,在綠色金融領域,金融機構創新不斷。例如,多家銀行正在嘗試通過碳配額質押融資,助力企業盤活碳資產,推動碳配額由環境資產向兼具部分金融資產職能轉變。此外,銀行也嘗試發放可持續發展掛鈎銀團貸款,通過銀團貸款條款激勵借款人達成預設的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推動減排降耗。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