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注重數字生活 強化科技人文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23-07-03 15:22:31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網評:注重數字生活體驗 強化科技人文對接融合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李一(文化發展與文化浙江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教授)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提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總結了2022年數字中國建設成效,展望了數字化發展前景。其中特別強調,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

  數字化發展,始終與網絡化、智能化等科技趨勢相伴而行,它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目標要求,同時又可以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的發展動力。以數字化發展促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立足於我國數字化發展的基礎和成果,在轉型、融合、服務等基礎層面進一步發力,穩步提升國家治理與發展水平、社會運行的整體效能與和諧程度。

  進一步推動數字化轉型。20世紀中葉尤其是20世紀末以來,數字化成為推動當代人類社會發展快速前行的一大核心技術特徵,數字化發展演化為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全球性趨勢。數字化轉型,意在將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由實體世界轉向和延伸至虛擬世界。回顧我國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實踐探索,數字經濟在整體經濟運行中已成為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數字政務大大提高了管理服務部門履職的效能和質量,數字文化、數字社會和數字生態文明等領域的建設與發展,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此前提下,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應當按照數字中國建設的總體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入、高質量地推動數字化轉型,從而更充分地凝聚數字化轉型的發展紅利和獨特優勢,更有效地助益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進一步加快網絡化融合。在當代信息化發展的時代進程中,網絡化與數字化始終如影隨形、互促共進。數字化有效解決了由實向虛的“數字轉換”問題,從而構成網絡化發展的必備前提條件,網絡化則是在數字化轉換的基礎上,有效解決人、物、信息、數據、智能設備等的“萬物互聯”問題,從而展現為數字化發展的拓展升級形態。依托數字化虛擬存在的形態特徵,網絡化為人類社會生活帶來跨越空間、實時共在、交流互動、信息分享等多方面便利。在網絡化發展的問題上,連接貫通僅僅是網絡化發展的初級形態,衹有有效實現深度融合,網絡化發展才能進入中高級形態,才可望實現自身高質量的發展。目前,我國的網絡化發展在一些領域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如“數據孤島”“數字鴻溝”等問題,這實際上都是網絡化融合不足所致,需要在網絡化發展的進一步推進中,加大網絡與各行業、各領域的深度融合力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