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疫後人手不足 商戶期盼優化輸入勞工計劃
http://www.CRNTT.com   2023-07-04 16:39:59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本港五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45億元,按年升18.4%;本地和旅客消費表現分化,與旅遊相關行業包括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上升逾50%,相反本地相關零售,包括燃料、家具等則錄得下跌。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認為,社會全面復常需時,本地和旅客消費表現分化情況會隨著時間逐漸消退。至於不少店舖人手短缺,疫後仍然未能復常開夜市,商戶期盼優化輸入勞工計劃後,可逐步改善。政府發言人預期,零售業市道未來數月會繼續向好。

  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本港五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升18.4%,少過市場預期的升22.6%。總計首五個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升21%。五月零售業總銷貨值中,網上銷售占6.3%,臨時估計有22億元,按年下跌3.7%。

  ●多市民外游 減在港消費

  政府發言人表示,受惠訪港旅遊業復甦及消費氣氛正面,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在五月按年繼續明顯上升。零售業於未來數月應繼續改善,隨著運輸和接待能力進一步擴張,訪港旅客數目應繼續增加。勞工市場改善和第二期消費券發放,將繼續為本地消費需求帶來支持。

  按分類看,今年五月份零售業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分化現象,酒類飲品及煙草上升逾200%、服裝上升38.5%、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上升逾50%等,而燃料、超級市場貨品、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則錄得下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