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新型消費擴大內需新空間的實施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3-07-07 08:35:05


    
  三、堅持以新型消費擴大內需新空間的實現路徑
  
  文章指出,要充分發揮新型消費的積極作用,不斷擴大內需新空間,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穩定增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國經濟的特徵都是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因此,要不斷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推進與新型消費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和保障新型消費的能力,促進新型消費的環境不斷優化,加強組織化保障新型消費,細化實化政策措施,優化制度環境,通過發展新型消費持續擴大內需新空間。

  (一)在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中拓展新空間

  要不斷加強新型消費新模式和新業態的培育。新型消費新模式和新業態是傳統消費在新發展階段的重要表現形式。我們要善於發現目前新型消費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採取取長補短的策略,不斷加強新型消費新模式的孵化和培育,大力發展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加強電商平台建設,不斷促進新型消費和社會服務等線上線下的有機融合。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10.32億人,其中網購用戶達到8.42億人,占81.6%。“80後”“90後”網民群體網購使用率達93%,老年群體網絡消費比例也在快速上升,52.1%的老年網民使用網絡購物。直播帶貨、短視頻銷售和社交零售等新模式也在快速發展。這麼大規模的互聯網上網人數,為以新型消費擴大內需新空間、健全“互聯網+服務”提供了消費基礎。在具體的新型消費的新模式方面,大力發展線上醫療服務和線上教育服務,發展線上娛樂服務和文化活動,全力打造精品數字內藎罅ν平咂分適腫試創テ教ńㄉ杈哂兄匾囊庖濉4俳悄芴逵拖呱現腔猛糜尾歡先娣⒄埂6雜諭飴襞淥汀⑼汲怠⒓詞鋇菟汀⒆∷薰蠶淼刃灤拖研碌囊滴褡刺璩中С幀@紓車匚俳輩サ縞獺�5G消費體驗發展,培育了一批知名電商平台和線上商貿標杆企業;明確加快發展數字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智慧消費、健康消費等新熱點,積極發展數字營銷、在線商務等新模式;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積極推進網絡零售、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線上消費等。推進電子生態辦公和消費體系建設,支持和鼓勵使用電子合同、電子發票、電子文件等,引導和鼓勵運用無接觸辦公和消費模式。

  重視線上新型消費和線下傳統消費的有機結合。新型消費與傳統消費相互支持、相互融合是推進消費升級、擴大內需新空間的重要舉措。互聯網平台企業要不斷向線下拓展業務,傳統線下消費業務也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逐步向新型消費和數字化消費轉型,實體企業也要學會在數字時代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數字化服務和數字化產品。此外,農業、農村和農民也要投入新型消費中來,依托新型消費新模式,大力推廣農產品線上消費和線上物流發展,加強網絡營銷,促進線上新型消費和線下傳統消費雙向發展、雙向提速。例如,某互聯網企業基於C2M模式與品牌商的合作已覆蓋家電、數碼、通信、食品等多個領域,實現與超過1000個品牌進行C2M合作,商品覆蓋超過900多個品類。從洗衣凝珠到5G手機,從老字號月餅到鄉村別墅,聯手品牌商打造了諸多深受用戶歡迎的細分品類。以家電類商品為例,C2M模式打造的定制化新品競爭力明顯。這種新型消費有效地擴大了內需新空間,帶給人們消費的便捷和舒適。

  要不斷大力發展新型消費開拓國際市場新空間。堅持推進“走出去”戰略,推動國內具備線上新型消費新的業務狀態和新的消費模式能力的企業向海外發展,以新型消費拓展國際市場新空間。要大力發展適應國際新型消費新的業務狀態和新的消費模式的國際物流和國際寄遞,不斷完善國際物流供應和服務保障體系,提高中國對全球資源的配置能力。同時,帶動傳統商品市場向海外拓展業務。例如,據某企業自2020年第三季度起的訂單數據,中國連續8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單日峰值突破1億單大關,日均6500萬單以上。要持續不斷探索國際新型消費貿易流通過程中逐步實現人民幣結算。國內電子商務、數字服務等企業要逐步實現境外本土化經營,依托新型消費促進自身在國際市場上升級創新,依靠創新性發展不斷拓展國際市場新空間。

  (二)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激發新活力

  要不斷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了八項重點任務,第一項就是“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新型消費發展依賴於良好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大力發展新型消費拓展內需新空間,需要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建設數據中心、完善物聯網、提升5G網絡等,不斷加強信息網絡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要不斷加快建設千兆城市,打造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新一代通信網絡。同時加強車聯網的建設,推進車聯網的部署和應用。為了進一步提高服務和保障能力,推進城市新型消費發展,城市管理和治理也要逐步推進數據化和數字化。要依托新型辦公和服務以及新型消費新模式,賦能和提升城市管理和治理能力,提高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數字化、現代化水平。近年某地印發了《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全市5G基站建設,各縣城實現5G網絡覆蓋。建立健全數字化商品流通體系,加快布局數字化消費網絡,推動建設智慧物流園區、智慧物流項目,不斷降低物流綜合成本等。

  要不斷完善商貿流通的基礎設施網絡。可在全國範圍內發展和優化數字化消費網絡體系以及數字化商品流通體系,大幅降低物流成本,為新型消費提供基礎性支撐。完善商貿流通的基礎設施網絡要重點關照農村這對於改善農民生活、提升農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新型消費新模式來拓展內需新空間要發展農村電商,要強化農村快遞服務,不斷升級農村消費模式,推動農村由傳統消費轉型到新型消費。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倉儲基礎設施建設都非常必要。為了便於發展新型消費。有必要大力建設前置倉和分撥倉,加強集配裝備建設。要在人群密集的區域加快建設快遞服務站以及智能快件箱等,廣泛布局無人售貨機以及智能垃圾回收機等,使新型消費模式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消費。

  要不斷大力推動智能化技術的集成創新應用。據統計,數字經濟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從發展速度和規模看,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9.8%,其增速高於GDP增速3.4個百分點。基於新型消費拓展內需新空間,需要融合發展各項技術,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以及區塊鏈等等,集成應用智能化創新技術,拓展內需新空間。在這個過程中,引導更多的企業主動融入和發展新型消費新模式,把業務和銷售等推上雲平台,實現由傳統消費向新型消費的升級和轉型。推動智能化集成技術創新應用,還需要不斷強化和推進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促進跨境電子匯款落地,增加商務活動中電子票據應用的比例等。同時,要大力使用消費服務領域中的人工智能,以新型消費拓展更大內需新空間。

  要不斷安全有序地推進數據商用。對於數據信息資源,要依法加強監管,同時有序推進商用。要逐步探索和制定數據商用流通的規則和制度,大力發展大數據綜合商用和共享使用業務,依托大規模商用數據穩步推進新型消費新的業務狀態和新的消費模式,拓展內需新空間。要不斷規劃建設新型消費網絡節點。大力發展新型消費新模式,不斷擴大內需新空間,需要不斷培養新型消費新的增長點,發展壯大區域消費中心,培育國際消費中心。以新型消費拓展內需新空間,要大力發展數字智慧消費。要積極發展智慧餐廳、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打造智慧商圈和智慧街區,依靠智慧為城鄉新型消費加持和賦能。工信部於2021年已經組織開展了新型信息消費示範項目申報工作,圍繞生活類信息消費、公共服務類信息消費等方向,遴選了一批新型信息消費示範項目,重點包括C2M反向定制產品、“無接觸配送”模式、智能家居、智能服務機器人等,進一步釋放了信息消費潛力,推動了信息消費擴大和升級。

  (三)優化新型消費環境

  優化新型消費環境需要法規和制度給予保障。“法與時轉則治。”通過不斷加強法規和制度建設,促進新型消費發展的體制機制。要通過進一步優化新型消費新模式,轉變發展思路,依靠高質量新型消費品供給,形成人民群眾對新型消費的路徑依賴,持續擴大新型消費在整個國民消費中的比例。快速發展的網絡零售市場孕育了更多新型消費增長點。其中,C2M新模式表現突出,通過對生產端與消費端的雙重賦能,激發新型消費潛力,提升生產效率。據某企業數據,2020年以來,其平台C2M自有商品的銷量同比增長達到654%。在此基礎上,需要不斷加強對互聯網的管理,確保通過優化法規和制度環境促進新型消費發展,不斷擴大內需新空間。

  要不斷深化包容審慎和協同監管。要以包容審慎的態度不斷加強消費信用體系建設,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新型消費的協同監管,形成基於信用基礎的對新型消費的新型監管機制。實行跨部門監管的同時,不斷加強對線上線下的監管,開展市場監管與行業監管聯動,形成有效協同監管。發展新型消費要堅持包容審慎和協同監管的原則,促進信用消費發展,營造安全、放心且誠信的消費環境,促進新型消費健康發展,大力拓展內需新空間。

  要在健全服務標準體系上下功夫。要建設標準化的新型消費模式,各個平台企業、各行業組織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等應加強相互協調和溝通,研究制定服務標準,規範新型消費行業發展狀態。要建立健全關於新型消費標準化體制機制,加強市場監管,保護用戶權益,追溯重要產品,提升標準化、體系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通過建立健全服務標準體系,保障和促進新型消費模式發展,不斷擴大內需新的增長空間。2020年,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要做好電商頂層設計,積極發展新型消費。包括編制了電子商務“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積極發展新型消費,加快培育電商直播、生鮮電商直播等新業態和新模式。推動線上和線下融合發展,支持實體商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指導電商平台為中小企業服務和賦能。

  (四)以新的政策支持和制度設計開創新形態

  不斷強化財政支持。為了更好地推進新型消費發展,不斷擴大內需新空間,各級財政要支持新型消費新模式健康發展。加強投放資金、不斷規範市場,提高綜合服務水平,通過實際行動加強對新型消費模式的大力支持。

  要不斷優化金融服務。政府和銀行要不斷拓展企業關於新型消費新模式的投資和融資渠道,加大對新型消費企業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力度。銀行要多開發與新型消費新模式相關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政府要大力優化與新型消費模式相關的支付環境,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

  要不斷完善勞動保障政策。不斷鼓勵、支持、引導和發展新的就業形態,促進靈活就業,完善勞動保障制度。要指導企業規範用工,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提高就業活力。對新型消費新模式從業人員,要制定相關政策引導他們參加社會保險,提高參保率,確保基本生活保障。

  (五)通過強化新型消費組織搭建新載體

  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增強統籌協調性,強化橫向部門之間的協作,促進縱向部門之間的聯動,增強組織協調性的同時充分發揮組織的領導力。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力,增強組織協調性,持續不斷形成組織合力,促進新型消費向廣度和深度發展。

  不斷強化監測評估。監測評估的前提是數據的積累和管理以及充分運用。重視各類新型消費平台數據的積累工作,加強對新型消費大數據的管理,深入開展新型消費大數據研究,通過把傳統數據與新型消費大數據進行對比,及時反映消費現狀和新型消費新模式的發展趨勢,有效提高監測的時效性和評估的準確性,增強新型消費政策調控的前瞻性。

  要不斷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宣傳引導新型消費合理髮展,重點宣傳和解讀黨和國家支持新型消費發展的方針和政策,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健康、智慧、便捷、共享的新型消費理念,大力營造有利於新型消費模式良性發展、促進擴大內需新空間的良好輿論氛圍。例如,部分地區通過打造消費地標,加強對新型消費的宣傳和引導,影響和帶動了新型消費和傳統消費的有效升級,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