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http://www.CRNTT.com   2023-07-07 08:49:01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民營經濟是非公有制經濟的主要經濟組織形式,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方針政策,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中國深化改革所面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我們要一如既往地吃改革飯、走開放路,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深刻把握重要意義
  
  經濟日報發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校長夏文斌文章認為,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是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但同時也要看到,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一系列新問題、新挑戰。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的發展水平還很不平衡,區域、城鄉、行業之間的發展差距尤其是收入分配差距還比較大,經濟發展特別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廣大人民群眾對社會和自身發展也有著更高的訴求和期待。這就需要充分發揮和調動民營經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解決就業問題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進而為逐步縮小城鄉、區域之間的差距貢獻更大力量。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高水平開放的必然要求。中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積極推進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綠色轉型,向創新要動力、要紅利。在全國高新技術企業中,有相當多的民營企業。釋放民營經濟的創新動力、發展動能,有利於推動經濟發展方式根本轉變,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同時,在推進高水平開放過程中,要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有機銜接,也需要進一步發揮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2022年,民營企業佔中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達到了50.9%,年度占比首次超過一半。這份成績單說明,民營經濟在中國不斷加大開放力度進程中作用凸顯。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可以說,能否解決好民生問題是檢驗經濟發展成敗得失的重要標準。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帶來更穩定的收入,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樣需要不斷發展壯大民營經濟。
  
  全面認識獨特優勢
  
  文章分析,民營經濟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對經濟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就業、財政稅收等發揮重要作用。
  
  第一,民營經濟是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源。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當今世界各國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創新的競爭。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許多民營企業家大力弘揚創新精神,敢於承擔風險,敢為天下先,重視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投入,為中國改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獻。新征程上,在發展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方面,民營企業將是重要力量。
  
  第二,民營經濟是吸納就業的重要蓄水池。衹有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有長期的社會穩定與和諧。目前,民營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民營企業數量眾多,對於保障和擴大就業能夠發揮獨特優勢,每年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對解決就業問題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
  
  第三,民營經濟是國家稅收的重要增長極。稅收是國家有序穩定組織財政收入並用於公共事業的主要方式。民營經濟對加強稅收保障能夠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隨著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其對稅收的貢獻率也不斷提升。近年來,國家通過推進稅收征管改革、落實中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加大出口退稅支持力度等,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民營經濟的發展,從長遠上也有利於民營經濟為國家提供更多的稅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