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科學把握建設現代化都市圈的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23-07-07 08:47:43


   
  二是周邊地區具有較好的支撐條件。隨著中心城市規模擴張和功能擴充,其空間難以承載複雜龐大的城市日常運轉,需要依托都市圈建設,通過跨行政區域協作,疏解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使中心城市與周邊地區置於同一城市體系之中。如果中心城市的近域腹地缺少足夠的人口密度和適宜發展條件,城鄉差異過大,就難以為都市圈發育提供有效支撐。
  
  三是中心城市與周邊地區建立良好協作機制。都市圈範圍多跨行政區界線,需各方協作發展。衹有建立系統的協作機制,規範競爭,降低外部不經濟,才能實現區域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的規模化運作。這就需要在都市圈內建立區域治理體系,消除阻礙生產要素順暢流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形成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格局。
  
  都市圈的發展壯大具有內在生長邏輯。建設現代化都市圈,就是要通過合理有效的規劃建設,制定有針對性的配套政策,促進形成高效有序的都市圈空間組織結構。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要強化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中心城市強大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影響,帶動周邊區域加快經濟發展、城鎮建設和社會事業繁榮,引領都市圈高質量發展。
  
  具體來看,一方面,要增強中心城市的經濟實力和區域中心職能。推動服務業與周邊製造業融合發展,提升中心城市金融服務、研發設計、商貿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能級。建立便利通達的交通基礎設施和信息設施網絡,提供高質量多樣化的消費服務,不斷完善教育、醫療和文化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吸引人才和資源集聚。另一方面,要處理好中心城市與周邊地區的關係。做大做強中心城市的同時,要讓周邊地區享有好的發展機會,增強周邊地區對中心城市的支撐能力。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中心城市盲目拓寬城市空間布局,動輒“求大”“擴區”,帶來了投資效率低、城市負債重等問題。建設都市圈應充分發揮區域內周邊城市間的比較優勢,構建中心與外圍互通互融、共建共享的協調發展格局。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連欣、胡天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