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經濟復甦步履維艱
http://www.CRNTT.com   2023-07-29 09:44:05


 
  內外多重困境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孫承對本報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復甦面臨壓力,外需下降導致日本出口導向型經濟承壓。同時,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飈升、烏克蘭危機導致的供應鏈震動、美元升值造成的日元疲軟等因素,導致日本輸入性通脹壓力上升。

  日本貨幣政策也對經濟表現造成負面影響。孫承說,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一度高速增長的日本經濟陷入緩滯增長狀態。為刺激經濟復甦,日本央行長期實施超寬鬆貨幣政策。當前,日本央行依然維持著超寬鬆貨幣政策。但通脹高企、日元貶值、物價上漲的局面遠非日本期待的“需求拉動型通脹”,而是“成本推動型通脹”,引發了日本企業原材料與用工成本上升,員工工資不升反降,消費內需難以拉動,形成惡性循環。

  日本經濟當前的困境折射了深層結構性矛盾。“日本低出生率與人口老齡化問題十分顯著,導致勞動力長期不足。近年來,日本技術創新放緩又導致產業結構轉型緩慢,削弱了日本經濟發展動力。”孫承說。

  刺激消費是關鍵

  日本內閣府預測,2023年度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包含生鮮食品的綜合指數)將比上年度上升2.6%,物價未來還將高企,給日本家庭經濟造成負擔。

  彭博社援引經濟學家分析稱,個人消費疲軟、能源及日用品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給日本政府“製造了麻煩”,能否刺激消費將是日本經濟復甦的關鍵。

  “日本經濟面臨的問題短期內不容易解決。”孫承表示,日本經濟長期低速增長,國民壓抑消費需求的心理需要時間改變。日本貨幣政策長期“守舊”,通脹高位維持,企業能否“脫困”依然存疑。日本勞動力不足、技術創新緩慢、債務高抬等“老大難”問題短期內也難以扭轉。

  “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日本外向型經濟的性質及其結構性矛盾,決定了日本經濟復甦步伐或將較為緩慢。”孫承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