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健全農村流通網絡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3-07-30 10:14:21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據人民網報導,當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1.2萬美元,穩居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居民收入穩步增長,2023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6.5%,高於GDP增速(5.5%),居民消費能力持續提升,消費需求由“有”向“好”轉變。消費者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款式、性能及品牌等附加功能。在耐用消費品領域,冰箱、彩電、洗衣機等及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家庭飽有量趨於普及,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推動下,這些產品逐漸轉向智慧化,產品功能更加多元,能夠提供更加便利、健康、舒適的體驗,提高生活品質。因此,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關於促進電子產品消費的若干措施》,推動居民消費提質升級,從而更好地滿足居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

  作為電子產品消費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居民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消費潛力。一是農村家庭在洗衣機、空調等產品擁有量達到97%左右,冰箱、彩電等產品也正在向智能化升級;二是90%以上農村家庭擁有至少1部智能手機,隨著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到60%,5G網絡實現重點鄉鎮和部分重點行政村覆蓋,對家用電腦和智能手機需求仍有較大空間。由於電子產品具有知識、信息和技術密集型特徵,往往單體價位較高,使用方法和操作方式也有一定門檻,對購買者和使用者來講都屬於“大件”商品,購買方式更為慎重,農村居民也更多是到城裡大商場購買,在滿足需求方面便利性較差,因此推動電商平台下鄉、鼓勵大型商貿企業渠道下沉,將對電子產品下鄉產生積極作用。

  為此,應進一步健全農村流通網絡體系,提高農村居民購物的便利度、可靠度,減輕購買心理顧慮,提升消費質量。具體來看,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農村流通網絡基礎設施供給水平。

  大幅度增加農村流通設施投入,鼓勵農村地區構建一體化的營銷網絡,完善商品配送體系;優化和完善農村地區雙向流通設施,健全城鄉地區的商貿流通服務基礎設施,通過統一規劃、政策性引導及信息資源共享等方式,實現城市和農村流通資源有序流動,提高農村流通設施供給水平,有效提高流通效率。

  二、完善末端配送體系,提高電子產品購買時效性。

  一是加大對農村流通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進一步提高網絡寬帶普及率,加快提升農村寬帶網絡運行速度。建議以村組為行政單位,設立信息服務站,培養村民的網絡購物習慣,同時鼓勵大型電商平台企業下設引導員指導村民進行網絡購物,熟悉流程,提高網絡購物率。

  二是整合併利用郵政、供銷、交通等物流資源,推進縣級倉儲配送中心、農村物流快遞公共取送點的建設,形成村鎮物流網絡規模效應,提升村鎮末端配送服務質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